第403章 最后一件事情 (第1/2页)
总而言之。
就是李明路现在的干预方案,需要大量考虑他包括妻子、孩子在内的现实生活,涉及到了心理咨询以外的领域。
这种现实因素的复杂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南祝仁以前经手的几个案例。
因此,交由年纪更大、人生阅历更丰富的咨询师来处理,是必要的。
翁娉婷点了点头。
“其次,就是在这种现实因素的干扰下,我发现李明路的问题绝对不是几个月、甚至今年就能够解决的了。”南祝仁无奈道。
他留在江都,推迟了去北都的行程,本身就是为了能够“有始有终”地把李明路的案例做完。
但南祝仁年底还有考试。最迟再过三个月,他就要进入全力冲刺的复习阶段。
到时候他肯定也是没法顾及心理咨询,李明路的这个案例迟早也要交出去的。
退一步讲,南祝仁到时候就算依旧坚持把李明路的案例握在手上,也势必会在不知不觉间降低咨询质量。
这是南祝仁最不愿意看到的。
与其等到了不得已交接的时候手忙脚乱,还不如趁着现在提早做好细致地安排,寻找可靠的咨询师。
循序渐进之下,也能够把案例转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决策】本就是心理学的重要部分之一。
眼下这种“个体在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却必须从中进行选择”的【双趋冲突事件】还是南祝仁昨晚背过的考点之一。
南祝仁自然知道最合适的应对方式。
听着南祝仁条理清晰的陈述,翁娉婷感慨地点头。
“你能够客观冷静地想这么多,真的很好。”
毕竟南祝仁以前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对于咨询过于狂热了。
翁娉婷有的时候甚至会担心南祝仁为了手头的这案例放弃考研,甚至连北都都不去了。
“这个案例,现在我亲自接,价格还是按照你原先的咨询费!”心情大好的翁娉婷直接拍板。
南祝仁对此认可,毕竟翁娉婷作为督导,对于李明路的情况了解得非常全面,能减少很多交接的问题。
咨询实力更加不容小觑。
甚至可以说,在刨除掉那些乱七八糟的场外因素的情况下,单论咨询室之内的东西,翁娉婷能够做到的远比南祝仁能做的多得多。
这种咨询质量的提升对李明路来说反而算是一件好事。
对南祝仁来说也不坏——他这一把还能够实验一下,由自己经手再转出去的案例,在最终痊愈后还能不能算作【案例归档】。
如果算的话。
那以后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多了。
翁娉婷显得很兴奋:“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北都?我打个电话给老师,让他给你安排线下的考试辅导课程,一些做题技巧还是要训练一下的。”
“你去了之后就挂职在老师的公司,每个月接几个来访挣点生活费就差不多了,职位挂在他那里,等年底可以拿工作证明直接在北都参加笔试。”
“不用担心吃住的问题,老师有空的房产,你去给他看房子他说不定还要给你付一笔管家费;公司也有盒饭,实在不行你能拿老师或者大晖的饭卡去学校吃……”
安排不可谓不细致。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