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团体辅导】中的【替代强化】 (第2/2页)
他们不知道是眼睛看到了扑面而来的林俊凯的这个【5】,还是心里的那个【5】被映照到了眼睛里面。
“但——”
“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说到这里的时候,林俊凯的声音低了一些。
“我觉得事情过去了,那自己肯定、也必须要从里面收获到什么东西。尤其是在鹏程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
“我也不知道自己再遇到这种事情到底能够让自己保持什么程度的清醒,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去反抗——所以我又把【5】分划了,给自己打了【0】分。”
……
如果说之前的首先言学生的打分,是针对现在的自己。
那林俊凯此刻的分数和分享,则包括对过去自己的反省、对现在自己的审视、对未来自己的期许。
思维脉络相当完整。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点的小问题,就如林俊凯的语言中还含有几个“必须”一类的词汇,属于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但能够通过自省来成长到现在的这个程度,对一个高三学生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之前说过,心理咨询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分成多个阶段来逐步进行干预的。
而林俊凯此刻的情况,就相当于跳过了前面多个阶段,直接到了最后一步了。
要是说得稍微不那么严谨一点,来访者达成这种程度的成长之后,有的时候都可以开始考虑脱离咨询了。
真的很不容易。
而同时,林俊凯刚刚说的话,也好似化作了洪钟,在每一个学生的耳边都敲了一记。
【行为主义】流派的技法普遍运用于教育事业中,其中通过【奖励】与【惩罚】来达成【强化】的技法运用尤其广博。
而在【行为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并提出了【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指的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如奖励或惩罚),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倾向,而不需要直接经历该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榜样。
林俊凯此刻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榜样。
至于说他此刻得到了什么【奖励】?
这名志愿去考取警校的优等生,此刻浑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摆脱了阴霾的精气神,就是在场所有学生最渴望的【奖励】。
在林俊凯之后,其他学生依次发言。这一回的他们好似寻找到了什么向往的方向,彼此衔接地更快,表达也愈发流畅。
“我一开始都给自己打了【5】分,但现在我刚刚也都划掉了,给自己重新都打了【3】分。”说这话的学生有些不好意思,“我也觉得自己要获得一些成长,在王教练……王蕊的事情里面,我也帮着一起和小赵老师给教育局那边打了电话。”
“但我不确定自己能成长多少,所以就打了一个偏向中间的分数……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这种就是在原本就已经成长过的基础上,又被林俊凯【替代强化】过,额外成长了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