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他们的不同点在哪里? (第2/2页)
话题拉回来,南祝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李铭辰是徐鹏程【社交焦虑】的一部分,徐鹏程的【焦虑】程度重于李铭辰——”
“——那为什么反而是李铭辰先一步发展成了【神经性厌食症】?”
这在道理上说不通。
……
是因为李铭辰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于徐鹏程,因此明明经受了更轻的焦虑,结果反而更先崩溃吗?
不是没有可能。
但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研究者,直接这么分析就显得太过于简单粗暴了。
南祝仁道:“我觉得李铭辰和徐鹏程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别,可能会是一个关键,我需要去把它弄明白。”
重晖点头,一直扒饭。
南祝仁需要双手捧着的饭碗,重晖只用一只手就能攥住。他快速几口扒拉完,一副享受的样子长出了一口气。
随后给自己盛了第二碗。
在开动之前,他看着南祝仁:“所以你想好你的目的是什么了吗?去咨询干预李铭辰和徐鹏程他们俩吗?”
重晖也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以李铭辰的情况,相关部门之后应该会安排另外的心理干预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南祝仁他们插手就相当于是抢活;而徐鹏程更是没有主动求助,南祝仁也不是学校的心理老师,他对徐鹏程进行干预的话,相当于一个社会咨询师免费上赶着帮学生做咨询。
前者不太合适,后者更不合适。
重晖盯着南祝仁,提醒道:“他们可都没有给你付咨询费哦。”
【但是都有可能成为我的[案例]。】南祝仁心想。
但重晖的提醒不无道理,需要重视。
南祝仁很快有了点子。
“呃……我们现在正在构建的情绪识别系统,不就是为了对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预警吗?”
南祝仁缓缓道:“我现在遇到的这两个学生,一个是确认需要预警的,一个是我觉得可能需要预警的。我深挖他们的情况,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我们的系统啊。”
重晖松了一口气,低头重新开始扒饭:“既然是为了完善系统,那就没有办法了;虽然我们课题组以前的项目里没这么做过,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你之后打算怎么做?”
南祝仁想了想:“针对徐鹏程的问题,我还要询问更多人去验证我的猜想。比如他的队友,还有他的教练。”
重晖含糊道:“队友没问题,但教练可能有点麻烦,毕竟我们的数据收集只针对学生……但如果是为了完善系统的话,那我明天去找校长谈一谈,不管是老师还是教练应该都会配合的。”
这样就能节省很多麻烦了,至少比南祝仁自己愣头青上去找教练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南祝仁露出微笑。
突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
嗡——嗡——
“喂?”
重晖看向南祝仁。
“哦,常主任啊,怎么了?”
“啊,你们明天要来江一中,要找老师和教练谈话,需要我们的配合,跟你们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