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情绪诱导 (第1/2页)
咚咚咚——
“进。”南祝仁喊着,顺势看过去。
小平头,黑框眼镜,留着淡淡的没有刮干净的胡须,穿着完全看不出身材细节的宽松校服。
非常标准的高中男生形象,而且还是那种成绩一定不赖的形象。
“老师好。”
在看到南祝仁之后,这学生第一时间弯腰,60度鞠躬低头,然后有些无措地站在门边。
“同学你好,请坐。”南祝仁赶快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座位。
和大学生、社会成年人比起来,给高中生做实验和心理咨询会方便很多。
——因为高中生面对“老师”这个身份的时候,服从性惊人得高。
可凡事都有利有弊。这种服从性可以让高中生在“老师”主持的实验中,对流程极度配合,不会脱离实验去乱七八糟地问东问西、或者故意捣乱;
但心理学实验中,会对研究造成影响的远远不止“实验流程”这一部分而已。
实验被试的自身状态,也是影响实验的一个重要额外变量。
比如此时,眼前的高中生虽然礼貌、配合,但是异常拘谨、紧张。
今天南祝仁他们的微表情数据收集工作,是基于【情绪诱导实验】的实验范式改编的。
而情绪相关的实验,要求被试要在初始时处于尽量平稳的状态,不然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干扰。
处于太【紧张】的低状态不行,处于太【兴奋】的高状态也不行。
——后者是为什么南祝仁选择给男学生做数据收集,而把女学生交给重晖做的原因。
而此刻面前学生这种伴随着【礼貌】出现的【紧张】情绪,却也有可能会覆盖掉其他南祝仁他们想要探究的目标情绪的。
好在,主持这次数据收集的是南祝仁。
“没事,放轻松。”南祝仁只是低沉了声音,平稳了声线。
仅仅用语言安抚。
不出半分钟,他就在学生身上看到了满意的变化。
……
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开端。
因为要和学生单独相处,原本没有监控的咨询室在被改造成工作室之后,也安装了监控。
“同学——”南祝仁按照流程开始讲述指导语。
“我们接下来要进行一个简短的心理学小实验。在这个实验的全过程中,我们会用这台摄像机收录你的自然反应。”
南祝仁点了点身边的摄像机,随后又示意了一下电脑。
“接下来请你戴上耳机,同时注意电脑屏幕的中央,我们接下来会依次呈现一些图片、音频、文字内容。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根据它们的出现,做出自己最自然的反应就好。”
因为十几分钟就要交替一名实验被试,南祝仁的指导语设置地极其简短。
有些喜欢偷懒的实验者还会直接把指导语直接当做屏保设置在电脑屏幕上,给自己多些喘息。
不过南祝仁觉得自己的声音能给实验带来更多的收益,帮助实验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所以选择多费点功夫。
当然,现在南祝仁和学生说的虽然是“实验”,但实际上还只是比较简单的“数据收集”。相比较于真正的实验,流程有一定的删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