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准备换地图 (第1/2页)
翁娉婷点头。
但想了想后,觉得面对的是自己的师弟,还是把里面的细节掰开来揉碎了讲更好。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对面不是直接找上我的——毕竟我才刚来江都,哪怕有老师的名头,也不是本地人的首选。”
重晖“哦?”了一声。
翁娉婷继续道“但是这种项目吧,回款的周期比较长,根深错节的本地企业一般都不愿意接。”
“这种项目与其说是为了钱,不如说是为了打通个关系,赚个人情。所以最后兜兜转转,就到了我的手里了。”
重晖立刻表示明白。
项目没什么难度,一时半会也看不见回头钱,确实也就赚个人情了。
但有能力接到这个项目的,多半不缺人情;需要这个人情的,又没能力接这种项目。
不怪最后到了翁娉婷手上了。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我手头还只有这一个项目而已。”
“但偏偏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翁娉婷轻笑一声:“第二个项目自己找上门来了。”
“第二个项目也是江都第一中学的。按照他们的说法,学生一定是‘失足’坠落;但这个事件,让他们也意识到了‘学生安全’的重要性;”
“而这个‘学生安全’中,就包括了‘心理安全’!”
重晖看了一眼自己师姐。但因为在开车,又立刻把视线重新转了回去。
“我接这两个项目的时候,用的是老师名头。他们不但打听到了是我接了第一个项目,还打听到了老师在北都的公司的主营方向。”
翁娉婷的语气很平,用的是陈述语气。
“所以他们就委托我去更新他们学校的监控系统,用微表情的信息技术来监控学生心理状态,避免‘真的出现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跳楼的情况,防范于未然’。”
从技术层面来讲,这种技术确实是可以实现的。
在早一些的时候,有学校作为试点,将监控和人脸识别结合,监控学生的【出勤率】;还有的学校试点更进一步,将这种技术用于统计学生抬头的频率,进而出现了一个【抬头率】的指标,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
【抬头率】这个指标的出现自然让人啼笑皆非——但这个技术创意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
将这种人脸识别技术继续深入,加进一些表情的识别、分析,以及数据管理和实时响应,确实可以对一些常见、普遍、且有外显表情变化的异常心理状态进行预警。
这个方向,也是白庆华在北都的【微表情】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一。
但,这个技术如今还不是很成熟,在北都用的都不多,一个江都的中学居然愿意引入?
重晖想了想,问道:“师姐觉得里面有东西说道?”
确实很诡异。
但翁娉婷摇头:“未知全貌,不予评价。”
“这两件事是有点太凑巧了。不过,有可能的话,还是不要总是把人往歪了想,万一人家真的是认真负责一片好心呢?”
翁娉婷把车窗摇下来,吹了吹风。
重晖点头,表示认可。
“而且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赚的。”
“老师的公司有了创收,研究成果可以获得实践机会;你能够在中学收到大量数据,说不定还能顺便加点私活,多发一篇文章;小师弟能够跟着项目提前跟组练习,以后也更好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