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黄鑫都能拿这么多,南祝仁又能拿多少? (第2/2页)
“联合”的单位也很多形式,有国内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国内外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联合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
每种培养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翁娉婷用自己新成立的工作室和江大对黄鑫进行联合培养,那么就是最后一种情况“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起大量的项目工作经验,毕业后直接转化成企业生产即战力。
更重要的是,毕业之时的学生论文题目选定、审核,是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的。
以翁娉婷的业内地位,能够为黄鑫争取很多。至少黄鑫不用担心突然被毙,导致延期甚至无法毕业。
……
黄鑫很快用激动的语气道:“您的意思是,您成立的工作室和江大进行联合培养?然后名额给我?”
学院里面往期是有类似的联合培养项目,但那几个名额对于研究僧来说就是僧多粥少,黄鑫没那个条件和能力去争取。
而翁娉婷给出的答案却远远超乎了黄鑫的预料。
她缓缓摇头:“不,以我的个人名义成立工作室,要发展到能够和江大开展联合项目起码还要几年的时间——所以我给你的联合培养名额不是以我的名义,而是以我‘老师’的名义。”
翁娉婷的老师?
黄鑫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个名字来。
翁娉婷看着黄鑫眼睛中的惊喜逸散到全身:“换句话说,是北都师范大学和江都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这个项目以我的老师为主导,拿出其中的一个名额选定给你。”
“我能够成为白老师的学生?跟着他做项目吗?!”黄鑫几乎要喊出来。
翁娉婷及时泼了冷水:“不可能的。你的研究生生活还是照常,我的老师和你基本也不会有什么联系,唯一的变化就是要抽空在我的工作室里面实习。只有在你毕业季什么的要签字的时候,我会给他代劳,让你顺利毕业。”
“当然,如果你在这个期间能够表现出什么天才的特质,那另算。”
这就足够了。
一个行业顶尖大牛的签名,其实已经足够狐假虎威了。如果说翁娉婷的签名能够让一般的研究生导师顾虑三分,那翁娉婷老师的签名就已经完全可以让一般的导师生不出其他的任何念头了。
放在武侠或者玄幻的题材里面,这都算是一个宗师的“记名弟子”了。甚至黄鑫不要脸一点,毕业之后都能够直接以这个名义在二三线的城市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招摇撞骗了。
……
翁娉婷在说完这个条件之后,又低下头去继续看黄鑫拍回来的照片。
而黄鑫难掩激动的心情,但在看了南祝仁一眼之后,突然冷静下来。
他小声道:“祝仁,翁老师给我的照顾都这么多了……她有给你许诺什么吗?”
第二更会很晚,大概在三点钟左右。
大家可以先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