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太清澈而导致被忽略 (第1/2页)
普通人在乍一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会发现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他们一开始,会对身边的一切都保持疑惑,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
当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里面的知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了。
并且因此把心理学广泛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这便是所谓的“半桶水咣当响”。
但当一个人在心理学领域愈发深耕之后,又会倒退到好似刚刚接触到心理学的状态——觉得好像自己什么都不懂了。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南祝仁原本以为自己该是个在心理学领域相当谦逊的人。
却没想到,自己终究还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南祝仁顺着黄鑫的眼睛回去,看到了那个大鼻子师弟。
“是他?是他负责李明路的档案整理?”
南祝仁对着黄鑫问道。
而黄鑫,点了点头。
……
南祝仁脑海中开始回忆自己少数几次见到这个大鼻子师弟的场景。
这是个研一的硕士,眼睛里面基本都是象牙塔学生清澈愚蠢的样子。
在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认识自己的样子;而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也没有如黄鑫一样如同,流露出对自己的敌意。
这说明对方当时应该是不认识自己的。
再加上林笠霖严格的选人标准,便是能力更强的黄鑫都要熬过年余的时间、都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够接触“刘林心理诊所”的事务。
这让南祝仁在一开始的时候下意识地把大鼻子师弟划作“局外人”。
冤有头债有主,南祝仁知道并不是林笠霖的学生就一定和“刘林心理诊所”有牵扯,所以他一开始没有在意大鼻子师弟。
但现在看来事实好像没这么简单。
【哪里出了问题?】
这样的一个人,可能接触到林笠霖这么隐蔽的项目里面去吗?
经由【微表情分析】得到信息,再通过现有的信息来判断,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否定的。
【除非是有什么信息差造成了我的判断失误……】
【情绪重调】
微微的疲惫感涌上心头,同时也把南祝仁的思维调节到了平日里最冷静的状态。
南祝仁开始解构手头的所有信息。
突然,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抓住了大鼻子师弟的手臂。
“你叫什么名字?”
无需对方回答,也不用南祝仁自己去验证。
黄鑫好像遵循着思维惯性一样,慢悠悠地从南祝仁身后报出了答案。
“你不知道吗?哦对……他是你走了之后才进组的。”
“他叫刘攀,‘刘林心理诊所’嘛,是咱们老师和他爸爸合伙开的……”
“我也是这两天给老师整理心理诊所的资料,才知道的这个事情……”
南祝仁瞥了一眼黄鑫的表情。
【真话。】
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双盲导致的失误了。
南祝仁在心里叹一口气。
他之前通过【微表情分析】从黄鑫这里搜刮情报,但黄鑫显然不可能向南祝仁透露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估计当黄鑫知道刘攀这么早就有参与心理诊所的事务、而且参与的还是李明路这个关键的案例之后,内心也是讶异到不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