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微表情分析的限制 (第1/2页)
“李明路他想要一个如童年一样美好的家庭,但他并不是想要扮演丈夫,而是——儿子。”
南祝仁的表情变得相当拧巴。
“他想要重新体会儿时的那种被关爱的感觉。”
“如果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的话,他‘重建家庭’是【成就目标需要】的满足;那‘重新获得童年时期的关爱’这种,就是【归属与被爱需要】、乃至于【安全需要】的满足了。”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心理学家将人的所有已知【需要】进行分类,并且按照需要的强度、发展阶段等等进行排序,最终形成一个“需要金字塔”。
主流的需要层次金字塔有五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而在这个需要层次金字塔中,越是位于底层的需要,对人来说就越基础。
越基础的需要,当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越是会给人带来焦虑、抑郁一类的负面情绪。
……
“在这种情况下,他现在和妻子的相处模式伤害更大——他不但没法重现温馨的家庭,还得不到关爱。”
南祝仁说着自己的判断:“这也能够进一步论证他的情况。两种需要缺失的迭加——尤其其中还有【安全需要】存在的时候——才会把一个人这么快地摧毁。”
“同时,像是泥淖中的藤蔓一样抓着他,不让他爬出来。”
翁娉婷点点头,翻看了一下李明路的资料。
随后认同道:“你的比喻手法用得不错。”
她也说了一句题外话。
随后主管又很快把话题重新拉回来:“那你打算怎么处理?把李明路的老婆,也就是王穗,一起咨询了?”
南祝仁想了想,却没有第一时间回话。
他在想等自己多完成几次【月度目标】之后,情况会不会有改善。
……
翁娉婷等了他几个呼吸的时间
没听到南祝仁的回答。
她没有意外。
如果说一个抑郁症——尤其是家属情况还这么复杂的抑郁症,能够这么快就有干预计划的话,才是不正常。
“如果没有想法的话,可以查看一下往期的案例,然后我们一起慢慢交流,指定最终的方案。”
翁娉婷缓缓道:“但是现在,我有一个角度,你可以看着参考一下。”
南祝仁做出恭听的姿势。
“你刚刚分析的时候,似乎把自己过于放在‘李明路’的立场上,思维和‘王穗’是对抗的。”
“但是你要知道——李明路和王穗也是同一立场的,你和王穗对抗,同时也是在和李明路对抗。”
翁娉婷看着南祝仁的眼睛。
“其实换个角度想,王穗的做法其实并不是‘错’,只是‘不合适’,或者说‘不匹配’。”
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最近我看了中科院的一个最新的论文,讲的是通过干预来访者家属,来对来访者产生疗效——我觉得对你现在很有参考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