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寒门权相 > 第367章 然后天南疆北相钩连

第367章 然后天南疆北相钩连

第367章 然后天南疆北相钩连 (第1/2页)
  
  皇极殿前,暮春的风轻轻拂过这对如今大梁天下最核心的君臣之后,逗遛在他们的发梢衣角,想要听听大梁新朝最深的隐秘。
  
  卫王平静地看着齐政,缓缓摇头,“太危险了,我还是不建议你去。”
  
  他认真道:“前几日,政事堂那边果然收到了江南士绅联名上的折子。折子上面,有近半数的江南大族,你想想这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你去江南,太危险了。”
  
  “正因为这样,臣才要去。”
  
  齐政的语气很温和,但态度却很坚定。
  
  “殿下先前说擒贼先擒王,先拿下越王,试图控制江南局势,臣从对殿下的名声和对江南大局的考量,劝阻了殿下。”
  
  “但同样,身为殿下的臣子和大梁的一员,臣也有责任去用另外的方式制止这场叛乱,将越王这个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至少不能坐看着富庶锦绣的江南,如当年的孙恩卢循之乱、侯景之乱一样,生灵涂炭,变作一团废墟。”
  
  “那样不仅是对江南黎民百姓的不负责任,也会动摇大梁社稷安稳。”
  
  他看着卫王,语气真挚,“殿下,臣此行,不仅是为了朝廷的公事,也存有私心。”
  
  “越王势力庞大,更是勾结倭寇,制造倭乱,以要挟朝廷,当初镇海卫的那场倭乱,便很可能便是出自他的手笔,而臣的父母亲族,皆死在了那场倭乱之中。”
  
  “为父报仇,亦是人之本分。请陛下恩准。”
  
  齐政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卫王着实再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在他的心底,是真不希望齐政去冒这个险。
  
  或者换句话说,这不一定是冒多大的险,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而在如今的卫王看来,齐政没必要去担这样的风险。
  
  如果之前他是势力弱小的不受宠皇子,只能无奈地让齐政为他冲锋陷阵,也就罢了;
  
  可如今他已经成功登基,贵为天子,若还需要齐政为他如此,那他这个皇帝不白当了吗?
  
  看着沉默的卫王,齐政开口道:“殿下的关切,臣感激不尽,也请殿下放心,如今这情况虽然有些风险,但咱们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力量,也不是以前能比的。”
  
  既然没法拒绝,卫王便也不再扭捏,“你想要些什么尽管说,我都给你。”
  
  齐政点头,开口说起了已经在脑海中思考成熟的几件事情,和所需要的资源。
  
  卫王又追问了一些细节,便都如数答应下来。
  
  说完了这些,卫王轻叹一声,“登基大典之时,你已经出发,这实在是一个遗憾啊。”
  
  齐政微笑道:“陛下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这登基大典,就是一场天恩浩荡的庆贺,臣在与不在,都能感受到的。”
  
  卫王指了指他,笑骂道:“你如此说话,这是在玷污我们的情义!”
  
  齐政嘿嘿一笑,没有接茬,而是轻声道:“接下来几个月,臣不在身边,陛下请多多保重。”
  
  卫王点了点头,“礼部正在定年号,你有没有合适的建议?”
  
  齐政闻言微微一怔,脑海中瞬间闪过了一些年号。
  
  宋朝的景佑、庆历、嘉佑、熙宁、元丰,名气都不小,但北宋这兆头不咋好,还是算了。
  
  明朝的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都还不错,但是,仔细想想,这种事情,自己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此等大事,殿下乾纲独断便是,臣不敢妄言。”
  
  卫王无语地虚点了一下他,撑着膝盖站起,“算了。既然你都为我如此忙前忙后,我又哪还有理由懈怠,你回去准备,我去御书房了。”
  
  “陛下。”齐政却又忽然叫住了他。
  
  卫王停步,征询地看着他。
  
  齐政欠了欠身,“陛下如今已经登基,该称朕了。”
  
  卫王皱了皱眉,齐政苦着脸解释道:“万一被别人听见了,少不得会参臣一本啊!”
  
  卫王苦笑一声,叹了口气,“好吧。”
  
  告辞卫王,齐政迈步朝着宫门走去。
  
  或许换了旁人,巴不得高高在上的皇帝永远与自己保持着一种如同当年的亲密与平等。
  
  但齐政却知道,这种东西,一定是无法长久的。
  
  因为环境毕竟实打实地改变了。
  
  丞相之于刘备的恩情如何?
  
  丞相也从来没有居功自傲,而是谨守本分,自己若是不懂变通,不懂主动,不懂本分,怕就是许攸的下场了。
  
  而且,这当中还有一个齐政自己一直以来的思考,那就是:
  
  天子近臣和朝中重臣,到底哪一个分量更重?
  
  对于一个昏庸的皇帝或者说后世的领导来说,自然是谁跟我好,谁陪我吃喝玩乐,谁就有进步的空间。
  
  但是,对一个合格的组织或者团队掌控者而言,他最看重的应该永远是价值。
  
  如何能让组织更稳固,更好地发展,才是他首要考量和分析的事情。
  
  他更需要的是事业上的伙伴与帮手,而不是生活上的仆从和佣人。
  
  从各种渠道,齐政曾听过见过不少整日只想着溜须拍马,像个交际花一样为上位者鞍前马后忙碌些生活上的事情的人,很多最终都只是活成了佣人,并没有得到事业上的重用。
  
  他们常常埋怨上位者的刻薄寡恩,却根本没明白这其中的核心差别。
  
  你看一个上位者,他或许有许多生活上的朋友,他跟对方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情义极重,吃喝玩乐都能一起,但这能成为上位者拉着对方一起合作大事的先决条件吗?
  
  有工作上的能力,才是进步的必须;
  
  若能在工作能力之外,又能兼顾和上位者的私交,那进步便是必然的。
  
  所以,不论是从个人的未来与抱负,还是朝野的议论,齐政都希望淡化如今天子近臣的形象,真正为国朝多做些事情,向着真正的朝堂重臣去转变。
  
  这也是他义无反顾地挑起江南这个烂摊子的原因之一。
  
  这一仗,是他真正走上朝堂,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战!
  
  他深吸一口气,晃了晃脑袋,重新抖擞精神,大步朝着越来越近的宫门走去。
  
  可他这一加速,就苦了一旁正朝他赶来的一个宫女。
  
  对方连忙顾不得仪态,小跑着上前,“齐侯!”
  
  听见这声叫喊,齐政扭头回望,便瞧见了一个宫中女官来到近前。
  
  “齐侯,奴婢来自长宁宫,我家娘娘有请。”
  
  之所以有这么拗口别扭的说法,是因为卫王如今虽然登基,但还未给宁妃上尊号,又还有个先皇后在,众人也不知道如何称呼,只能暂时如此。
  
  齐政虽然疑惑,但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即点头,跟着对方去往长宁宫。
  
  长宁宫中,齐政见到了一身孝衣的宁妃。
  
  “微臣拜见娘娘。”
  
  “齐侯请起。”
  
  宁妃的声音就和她的封号一样温婉安宁,“说起来,这还是哀家第一次与齐侯单独叙话,齐侯请坐,不必拘礼。”
  
  齐政欠身,“多谢娘娘。”
  
  “陛下能登大宝,多赖齐侯之助,哀家在此谢过了!”
  
  说完宁妃朝着齐政,行了一礼。
  
  齐政连忙从凳子上弹起,回礼道:“微臣惶恐,此乃分内之事,不敢当娘娘之谢。”
  
  宁妃请齐政重新坐下,自己也坐下缓缓道:“有才有德之人,乃君王之福,社稷之福,但这样的人,最怕猜忌,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范蠡文种之不同结局,已成后人之鉴,足见此事之难。”
  
  齐政心头微凛,不敢接这太过直接的话。
  
  “但是青史之中,也曾有刘备与诸葛亮这样的君臣典范,齐侯作三国演义,想必亦对此心生向往?”
  
  被直接点名开问,齐政硬着头皮,开口道:“昭烈帝与诸葛丞相,的确称得上君臣之典范。”
  
  宁妃道:“今日与齐侯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哀家会时刻提醒、努力规劝陛下,必不使他胡乱猜忌于你,以坏了你二人这段君臣佳话。”
  
  齐政抬头,对上了宁妃十分认真的眼神,心头微暖,连忙再度起身道谢。
  
  “齐侯无需道谢,作为回报,齐侯帮哀家两个忙吧。”
  
  齐政这下是真的愣住了,不知道宁妃这是要搞什么名堂。
  
  但这种时候,也不可能有拒绝的空间。
  
  他当即慷慨道:“娘娘请讲,但有吩咐,微臣自当竭力。”
  
  “不必这么紧张,就是两件小事。”
  
  宁妃摆了摆手,神色温和,若非丧期,恐怕还要带上几分温婉的笑容。
  
  “第一个,替哀家在江南物色一位女子,带回京城,给陛下做皇后。”
  
  一听这话,齐政脑海之中,轰地一声炸响。
  
  这是他前几日细细筹划江南诸事时,灵机一动才想到的一个事情,没想到此刻竟被宁妃娘娘先点出来了。
  
  这宁妃娘娘的段位,恐怕不是一般地高啊!
  
  但他故作不解,眉头微皱,一脸懵懂地看向宁妃,“娘娘这是何意?”
  
  宁妃看了他一眼,也没有揭穿这个聪明孩子的装傻,轻声道:“帝王的子嗣,是国家社稷的大事,陛下如今年纪已经不小了,该好好考虑这些了。他身为君王,操心国事,哀家这个做母亲的,自当多替他费心。”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大梁的江南不能变成大唐的河北,这个道理,齐侯想必是明白的吧?”
  
  听到这儿,齐政彻底确认宁妃不是误打误撞,是真的带着深意做出的决定。
  
  江南有错,错的是心怀不轨的藩王,错的是贪心不足的世家,错的是唯利是图的大族,不是普通的百姓。
  
  作为大梁朝廷的一块重要版图,江南绝对不能游离于卫王一朝的大梁朝廷之外,丧失掉政治上的出路和希望,从而滋生出种种麻烦。
  
  在收拾了江南那些该被收拾的人之后,要如何安抚江南人心,向朝野尤其是江南其余人释放一个陛下依旧看重江南的信号呢?
  
  立一个出身江南的皇后,就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