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寒门权相 > 第206章 《尚书》之辩,道心崩了

第206章 《尚书》之辩,道心崩了

第206章 《尚书》之辩,道心崩了 (第1/2页)
  
  河岸东侧,来自国子监的上舍生、下舍生,以及数位博士、教习,齐聚一堂,言笑晏晏,讨论声、欢笑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河岸西侧,宽大的草席上,十余名没有资格列席,甚至没有资格旁听的编外人员,看上去孤单而潦草。
  
  但在王范的主持、周坚不时插科打诨、和齐政的偶尔出言维系下,众人很快便扫清了颓丧,开始了自己的辩论。
  
  众人从义利之辨,到王霸之辩,接着又开始说起了自己对经典的一些独到见解。
  
  齐政默默听着,眉头微皱。
  
  虽然见识了解到了当前读书人辩经的基本情况和方式,但总觉得差了点意思。
  
  于是,他悄悄引导起了话题。
  
  “诸位,在下有一问,世人皆言孔圣删诗,三千而至三百,但先秦文献之中从未有过直接记载以佐证,这是否是汉儒为了推崇孔圣而刻意塑造之言?”
  
  “虽《礼记·王制》有载,【天子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但按照典籍所载,周代文书官守森严,平民压根无权参与文本修订,“采诗”之说,当是汉儒比附汉乐府制度所作推测,同样可以佐证在下的观点。”
  
  这话一出,登时吓得众人一愣,瞠目结舌地看向齐政。
  
  好家伙,连《诗经》都敢质疑了吗?
  
  《诗经》作为所有读书人的必学书目,齐政居然一开口就说它有问题。
  
  这哪儿是辩经,这分明是要掀桌子了啊?
  
  看着众人的表情,齐政微笑道:“不必这么紧张嘛,这等说法,古来有之。据在下所知,王充在《论衡》之中,便曾揭露张霸伪造《尚书》之案。便是对于真《尚书》,孟子亦曾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故我等的质疑,只要有理有据,都是对于先贤的效仿,何罪之有?”
  
  就在众人懵逼间,一个声音轻笑着道:“阁下真是好大的口气,按照你这个说法,《尚书》也有问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在一个长髯中年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众人身旁。
  
  而后,那年轻人朝着齐政拱了拱手,“在下路过,听闻阁下之言,欲与阁下一辩,不知阁下可愿意?”
  
  齐政看了一眼距离这儿长达数百步的官道,腹诽一句:你这耳朵还真够好使的。
  
  不过,他如今本就要锻炼自己这方面的本事,送上门的对手,不要白不要,反正输了也没关系。
  
  他当即起身,回了一礼,“阁下想要以何为题?”
  
  年轻人直接开口道:“便如阁下方才所言,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其意在否定血流漂橹之夸,而称仁者无敌,阁下可认同?”
  
  齐政闻言,并没有惊慌,笑着道:“仁者无敌?《韩非子·难一》曾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古往今来之战役,从来都充满了诡诈与变数,何来一方占具道义之高点,便可无敌之说?”
  
  这番话,听得众人缓缓点头,在当今之世,兵者诡道之说早已深入人心,宋襄公已然沦为笑柄。
  
  年轻人也意识到自己的立论有问题,并未受挫,微笑道:“《尚书·泰誓》有言:【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仁者并非无敌,但是暴政必亡。《春秋繁露》亦言:【尧舜行德则民仁寿】,先贤之言备矣。”
  
  齐政摇头,“《汉书·刑法志》有载:【黄帝以兵定天下】,若仁者无敌,暴政必亡,是黄帝不仁还是八方非行暴政?”
  
  “唐代敦煌变文之中曾有《舜子变》一文,禅让之间,血迹累累,何来行德一说?”
  
  他看着微微色变的年轻人,不想纠结那个简单的仁政暴政之论,主动改变论题,“更何况,《尚书》之作,多存伪篇,尤其是梅版尚书,便如泰誓一篇,便是伪作,何能以此为据?”
  
  这话一出,不仅与他辩论的年轻人惊了,四周围观众人也惊了。
  
  就连准备悠然看着自己的得意徒儿小试牛刀的中年男人也傻眼了。
  
  那可是《尚书》啊!
  
  诗书礼易之中的书,是所有读书人必读之目,更是多少读书人立身之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