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他的事迹,堆积如山 (第1/2页)
“先前,我遣人给荀令君送去消息,说了海上军士未归之事。”
“我派去的五百人,其实有消息传回来,未曾向荀令君说明而已,便是等着你回来,一同商议。”
“哦?说来听听,”许泽兴致盎然,这件事竟然还有变数,也许不只是风暴那么简单。
“那五百人在离开近海的时候,和边岛的渔民说过,如果超过三月未归,就让他们去寻。”
“前段时日有渔民来找到我,以五百金为酬送了消息过来,海上不见任何船只残害,而夷州附近海岛却有人烟。”
“如此看来,那些海盗应该是叛了,将我江东派去的五百人杀害,然后投靠夷州,想去夷州享清福。”
“他们那一支船队上,有几千石粮食,几千斤肉,还有千坛美酒,有无数布匹丝绸、陶器、农具。”
“估计都给了夷州。”
孙策说罢,从怀里拿出一沓厚厚的纸,其上写满了每日查探的信报,条条罗列,以保证录无遗漏。
许泽扫了一眼,得出结论也是如此,“夷州和交州通商吗?”
“有。”
“那就对了,说不定和交州达成了某种共识,”许泽提出了这种猜测,两人一搭眼,都觉得有可能。
“就算不是,也要当他是。”
“没错,事已至此,先吃饭吧,召集扬州参议文武,陆议除外。”
“让他在豫章忙自己的事吧。”
……
晚上,龙舒衙署,许泽设了一个晚宴,简单吃食之后,商议交州之事,今夜还特意将驺善余也请了来。
“我的主人,交州当年和闽越也有往来,主要是从交州购买粮食。”
“交州的粮食储备很多,但是吃食种类很少,居住河边的以打渔为生,在城郊的便是耕地。”
“交州主要以士家掌控,其他家族都必须交税臣服,任免推荐官吏,也都需要士家同意。”
“在交,交州这个地界,北部隔着百里山脉,道路险阻,又有瘴气为隔,其实这士家和天子没什么分别。”
驺善余轻快的说完概况,讪笑着看向众人,最后对许泽道:“主人要是想攻略交州,那就一定要重用当地向导,呃,在下就能识途,可以帮助主人找到很多小路。”
“诶,你说话正常了?”典韦好奇的笑道。
“是的,”驺善余认真的点了点头:“这段时日,在下偶尔和同侪学习汉话,已经快要呼之欲出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木秀于林。”
杨修:“……”
典韦愣了愣神:“好好好,你继续胡说八道吧。”
“胡说八道?将军,请问指的是胡人详细了解八条南下道路的意思吗?形容战争之前要查探完善?”
“呃,对。”
典韦也懒得解释了,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许泽对驺善余笑道:“你以后可以叫我主公,你的奴籍暂时抛去,加入军籍,以后跟陈德做事。”
陈德是斥候骑队的一个小队长,跟随他也就意味着驺善余是个小兵了。
“多谢主公。”
“至于南下的小径,过几日你带我走一趟,”许泽挥了挥手让他离去。
这时有一名将领立身而起,拱手问道:“君侯,为何一定要攻交州,那士稷押送往许都之后,圣驾将会有诏书来治罪,如此便可用诏书令交州归降。”
“说得好,”许泽看了那人一眼,“诉诸于刀兵,乃是最根本的准备,待天子诏书到后,我打算派一名使者前去交州,完成此事。”
“所以才会让驺善余带我寻路,那时我会集齐十万兵马,上百战车、攻城器械,调遣足够的粮草,然后兵分数路出兵威胁。”
“使者的底气,就是背后的兵马,如果没有这些,去多少使者都有可能在半路出事,不是遇到山贼,就是失足落崖,又或者染上什么热病,横死半路。”
“不错,有道理……”
“这话说得对。”
“君侯真是考虑周全,如此出使,恐怕谁都有底气,也更安全。”
许泽不等他们讨论完,展颜笑道:“使者如何扬威、招降,那是使者的事,我要求就很简单,只要使者团原封不动的回来,随行的东西只能多,绝不能少。”
“否则便是和扬州结下死仇,我一定灭士家全族。”
“君侯,周某去如何?”
周瑜听完这话,只觉得精神大振,起身请言,这种意气风发耀武扬威的事情,谁不喜欢。
真是丈夫之行也,独身入险境,但却可视敌人如无物,视交州刀兵如纸糊,这种事迹谁不想要。
“那不行!”
左排的一个莽汉直接摆手,声音如雷一般:“子泓,你不在扬州时,俺就在这武夷山驻军,多少兄弟拼了命的守在林子里,三次击退交州来的兵马。”
“这使者,当然俺去最好!”
张飞可是提早得了刘备的命令,然后听从贾诩调任行事,南下威胁,和交州兵马率先交锋过的。
除了上次许泽率蛟龙猛士亲自突袭之外,如今和交州的三次战役都是张飞打的小规模交战。
皆是完胜,张飞斩了几个将领,也不知道是谁,当成不入流的人记功了。
但从抓的舌头那里得知,基本上都是士家的子弟,这个士家,在交州真的是一手遮天。
什么三互法、什么孝廉茂才根本不管,家族里推谁带兵谁就带兵,让谁理政谁就理政,整个交州都是他们家的一言堂。
其他的小家族,费尽心力恐怕都只能得到一点边角料的位置。
“三将军说的是!俺这些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大小上百场胜仗,俺去也行!”
典韦一指张飞,简直是一拍即合,这种事能落到你江东党头上?
“你们再吵我就自己去,”许泽不耐的左右看了一眼,几人都不说话了。
便宜谁也不能便宜许子泓,他功劳太多了,而且他真敢自己去,千万要听话,让他把此事分下来。
“三哥,阿韦不能去,都需领军,公瑾司职扬州水师操训、调遣,亦不能离任太久,此事让子敬去吧。”
鲁肃不在,正在九江忙碌。
“不过,我给公瑾一个面子,”他看向孙策,道:“去将虞翻找来,子敬为正使,虞翻为副,执天子诏书,扬州信令,出使交州,子龙带一支兵马随行护卫。”
“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