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这是扫货来了吧 (第1/2页)
叫上楚、关二女,四人驱车再赴琉璃厂。
路上何雨鑫说是今天两个事情看房子和买家具,所以到了后,四人去的仍然是国营的文物商店,因为李经理说过买东西国营的虽然贵点,可是最保险,而且国营的实力足够,收到的东西也全。
今个还是李经理的班,他们那么着急辞职,黄河这边的店面还没找好呢,他现在辞了就等于在家待着了。
“何先生,今个还看什么?”还假装跟何雨鑫没那么熟,仍旧当作大客户对待。
“李经理,不知道贵店成套的家具多不多,上次光顾着看摆件了,家具倒是给忘了。”
“有,有,不过都没在外面摆着,各位屈尊,跟我去仓库看看?”
“可以。”何雨鑫道。
“小宋,外面你盯一下,我带几位客人去看看家具。”李经理朝柜台的方向喊道。
“知道了经理。”
“几位,请吧!”李经理做了个请的手势。
家具仓库可比文物商店的店面大得多,里面堆满了各式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头香气和漆味。
一个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就着窗口的光线修补一只翘头案。
“刘师傅!忙着呢?我带位朋友来看看家具。”
刘师傅抬起头,一看是李经理,忙起身道:“经理,怎么是你亲自带过来了。”
“这可是大客户。”
“哦,几位想看什么?厅堂的?书房的?还是卧房的?”
“都要看,要最好的。”何雨鑫环视仓库回道:“家里是三进刚翻新的宅子,什么都没有。”
刘师傅放下手里的工具道:“那可得有得选了,几位这边请。”
他引着几人,往另外一个仓库走,李经理笑着解释道:“那边才是精品,这边都是大路货。”
“原来是这样啊!”何雨鑫笑道。
说是小仓库,其实也不小,也有五六百平方,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式家具:黄花梨的圈椅、紫檀的方桌、鸡翅木的书架、榉木的榻.种类繁多,保存得都相当不错。
“这些都是这几年收上来的。”刘师傅语气里带着自豪。
李经理道:“有些是以前大户人家出来的,有些是抄家退还后子弟急着变现的,这些都是成套卖,很多人买不起,所以越来越多,价钱都还可以。”
何雨鑫扫了一圈点点头,他不懂深奥的木器知识,但木头的好坏和家具的款还是能分清的。
这些家具用料扎实,工艺精湛,雕花细腻,透着岁月的温润光泽。
“这张紫檀雕花罗汉床什么价?”他指着一张宽大的卧榻问。
“您眼力好!”刘师傅赞道,“这是清中期的,用料是真正的南洋紫檀。一口价,外汇券一千二。”
何雨鑫点点头,没还价,又指向一套黄花梨的桌椅:“这套呢?”
“明末的黄花梨桌椅一套,一桌四椅。外汇券一千八。”
“我怎么感觉这木头的东西,这怎么比外面的那些瓷器还贵啊?”李成儒没忍住问道。
李经理闻言笑道:“这位同志有所不知,这木头家具,尤其是这类硬木家具,讲究的是‘一木一器’,料大、料整极为难得。您看这黄花梨的纹理、这紫檀的密度,都是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沉淀下来的。好的瓷器固然珍贵,但这类顶级木材的生长周期极长,存量有限,且家具制作耗费工时,传承不易,能完整保存下来的成套精品,自然价值不菲。这价格,真不算贵了。”
“这样啊,不过真挺贵的。”李成儒咂舌。
“相比较于松木那些打造的肯定是贵。”李经理笑道。
“还有这家具能保存这么久,都是因为木头的关系,不然早就朽掉了。”刘师傅补充道
何雨鑫点点头道:“你们是行家,那就帮我们介绍介绍,我家的宅子大概”
他把三进宅子的情况介绍了一下,然后刘师傅又问了每间房子的情况,主要就是问大小,和何雨鑫想要什么风格。
何雨鑫也不懂,刘师傅道:“全部统一风格,那基本上没可能,我们这也凑不齐,可以考虑一进一院子用一种,我们这能凑个大概其。”
“那就按刘师傅的说的,你们帮我推荐,我先看看样式。”
“好。”
之后他们在刘师傅的推荐和李经理的介绍下,仔细看了库房里的各类家具。
最终,何雨鑫选中了一套黄花梨的明式客厅桌椅、一套紫檀的书房家具(包括书案、书架、官帽椅)、一张紫檀罗汉床、以及多套用于不同房间的花梨木、榉木桌椅、柜架,甚至连厅堂的条案、卧室的拔步床、贵妃榻都一一配齐。
“就这些吧。”何雨鑫大致圈定了需要的物件,林林总总加起来,足以将他那三进宅子的主要房间都配备齐全,每进院子的风格统一,且都是精品。
刘师傅眼中露出喜意,怪不得,李经理说是大客户呢,这绝对是大手笔,这一次他能拿到奖金了,因为里面有不少都是收回来后,他修复保养的。
“何先生,您这眼光真是没得说!这些东西配到宅子里,那气派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李经理道。
“还得麻烦你们安排车辆和人手,帮我送到送到地方。”何雨鑫道。
“何先生,我们是现在送货还是?”李经理道。
“你们可以先装货,我一会还要在琉璃厂逛一逛,等我逛回来了,我领路过去。”
“这样啊,也好,这么多家具光靠板爷可拉不过去,我要打电话去调一辆车。”李经理道。
“这个你看着办,我的要求就是这些家具不能磕了碰了。”
“没问题,干这个我们是专业的,刘师傅到时候会全程盯着。”
“对,我也一起过去,不然那些大物件可进不了屋。”刘师傅道。
“好,那李经理我们去前面结账吧?”
“请!”
结算的时候,总价自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还超过了昨日购买那些瓷器和书画的总和。
开票的店员惊掉下巴,家具还能这么买的么,他可能想不到过几年家具热起来,那些倒爷来扫货,店都给他搬空了。
何雨鑫确认了一下数字,再次和李经理去银行办理了转账。
出了银行,何雨鑫对李经理道:“李经理,现在有空吗?带我们去看看附近的店面?”
“有空,有空!”李经理连忙应道,“这两天我也看过几家,就是不知道何先生具体想找什么样?”
“要大一些,最好带后院的,楼层两三层皆可。”何雨鑫想了想道。
李经理想了想道:“那我看得只有一家合适,原先是家裱画店,由于前几年藏品丢了不少,再加上装裱师傅后继无人,现在就想往外盘。”
“多大?”何雨鑫道。
“地方可不小,加把起来的有个一亩地(666平),临街门脸儿够阔气,三层小楼,还带个不小的后院,能当库房也能住人。就是这位置不在最热闹的那段。”
“偏一点么?要不先去看看再说!”何雨鑫道。
“成!我这就带您去。”
那处铺面离文物商店主街也就隔了两条胡同,确实不如主干道喧嚣,但环境更为清幽。
青砖灰瓦的建筑看起来有些年头,门脸宽阔,里面的连个伙计都没有,坐着一个老头在打盹。
走进去一看,倒是蛮干净的,就是没啥东西。
“吴师傅,吴师傅!”
“李经理,你可是稀客,今个要来裱什么?”老头听见有人喊他,惊醒过来一看是李经理,忙笑着起身道。
“今个我可不是来裱东西的,您这店面不是要盘么,我就带人来看看。”
吴师傅用眼一打量何雨鑫几人,都很年轻,就道:“就他们,我这店虽然不在主街,可也不便宜,他们能出得起价?”
“出不起的,我也不能往您这领不是,这位是何先生,就是他要看店。”李经理指着何雨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