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血煞黑君袭昆仑 (第1/2页)
叶昭凤也瞬间反应过来,她不再压制烈火,反而引动皇道之力,顺着楚凡的手臂,涌入他的丹田。金色的皇道之力带着白昼的“动”与烈火的“暖”,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融化了楚凡体内的寒气,让僵硬的经脉重新变得通畅,混沌灵力再次恢复流转。
两人并肩而立,楚凡的混沌灵力与叶昭凤的皇道之力在他们周身交织,形成一道黑白相间的光罩。光罩之内,寒冰的寒气与烈火的热力不再相互冲撞,而是缓缓交融——寒气被热力温暖,热力被寒气冷却,最终化作一团温热的灵雾,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两朵涅槃莲。
冰原上的寒冰渐渐消融,露出下方赭红的岩层;烈火缓缓熄灭,留下黑色的灰烬。随着寒冰与烈火的消散,两朵涅槃莲在灵雾中缓缓绽放:
楚凡的墨色涅槃莲彻底舒展,九瓣莲瓣如墨玉般温润,边缘缠绕的混沌气流不再紊乱,如同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莲心处,一点金色的道种熠熠生辉,混沌本源之力在莲瓣间流转,圆融自如。
叶昭凤的玄色涅槃莲也完全开放,九瓣莲瓣如玄绸般光滑,皇道金纹在莲瓣上流转,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璀璨而稳定。莲心处,一枚玄色的道种凝实稳固,皇道之力在莲瓣间游走,威严而温和。
丹田内的莲心稳稳扎根,灵力运转圆融自如,不再有半分虚浮。涅槃境初期的境界,终于彻底稳固——不再是风中残烛,而是如昆仑虚的岩石般,坚定而可靠。
“嗡——!”
两朵涅槃莲同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墨色与玄色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化作一道粗壮的光柱,直冲万世池顶的岩层。光柱穿透岩层,照亮了上方的黑暗,让整个万世池底都如同白昼。
岩壁上,“寒暑往来”的篆文缓缓隐去,只留下两道交织的灵力轨迹,如同龙凤缠绕,在赭红的岩层上留下永恒的印记,久久不散。
楚凡与叶昭凤相视一笑,眼中都充满了安心与默契。经历了“始终相连”“昼夜交替”“寒暑往来”三关的磨砺,他们不仅稳固了涅槃境的根基,更让彼此的道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楚凡抬手,轻轻握住叶昭凤的手,十指相扣的瞬间,两朵涅槃莲在他们身后轻轻碰撞,发出清越的鸣响。那鸣响如同玉石相击,清脆而悦耳,既是境界稳固的宣告,也是道侣同心的共鸣——墨色莲瓣与玄色莲瓣交叠处,混沌气流与皇道金纹缠绕成结,似一道无形的羁绊,将两人的道心牢牢拴在一起。
“终于……彻底稳了。”叶昭凤轻声感叹,指尖抚过玄色莲瓣,感受着体内平稳流转的皇道之力,不再有半分之前的虚浮。之前突破涅槃境时的仓促与不安,在这三关试炼的磨砺中,尽数化作了此刻的踏实。她转头看向楚凡,眼中满是温柔,“若不是与你并肩,这‘寒暑往来’的平衡,我怕是要卡在其中许久。”
楚凡笑着摇头,握紧她的手:“你我道侣,本就该同生共息。这三关看似是考验境界,实则是在炼我们‘共生’的道心——‘始终’需同忆,‘昼夜’需同调,‘寒暑’需同衡,少了谁,都成不了事。”他抬眼望向万世池底深处,赭红岩层在光柱映照下,纹路愈发清晰,“这万世池的试炼,果然名不虚传。不仅破境,更让我们的根基扎得比想象中更深。”
话音未落,周遭的空间突然泛起涟漪,之前消散的灰色光点再次汇聚,在空中凝成一行上古篆文:“涅槃初定,道基已固,此关试炼已过,准备接受下一关挑战。”篆文闪烁三次,便化作漫天光屑,融入两朵涅槃莲中。
与此同时,昆仑虚龙脉封印前,赭红岩层如被岁月打磨的墨玉,刚修复的龙脉在山腹深处发出低沉嗡鸣,那声音不似惊雷,更像大地历经重创后的喘息,每一次震颤都牵动着周遭的地灵之气。莹白的灵雾如绸缎般顺着岩层裂隙缓缓流淌,所过之处,枯槁的苔藓重新焕发生机,碎裂的石缝中钻出嫩绿的芽尖,却又因灵气尚未完全稳定,不时泛起细微的波动。
沈清霜一袭青衫静立在阵眼中央,青丝用一根素木簪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颊边,沾着淡淡的灵雾。她聚灵境大圆满的灵力如薄雾般笼罩着封印,每一次呼吸都与龙脉的嗡鸣共振——那嗡鸣从山腹深处传来,起初只是隐约的震颤,此刻却随着她指尖的动作渐趋平稳,像是被安抚的巨兽,渐渐收敛了躁动的气息。
指尖划过封印上的符文时,掌心的青霜剑微微震颤,剑身上的寒气与封印的灵气交织,泛起细碎的光点。那些符文是楚凡临走前与她一同补刻的,每一道线条都浸着两人的灵力,此刻在她指尖灵韵的催动下,如同苏醒的星辰,沿着岩层裂隙缓缓亮起,将外泄的地灵之气重新锁回龙脉。这封印是她耗费七日七夜才稳住的根基,白日里引灵气修补裂痕,夜晚则以自身灵力温养,连合眼歇息都不敢,眼下眼底的青黑尚未褪去,却丝毫不影响她身姿的挺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