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观澜问盏 我们都是八零后 (第2/2页)
张一珉拿着茶杯陷入沉思。
一旁的黄峥接过话:“方董,可是除了饿了么,我们这几家——滴滴、字节、ofo,还有拼多多——基本都还在创业阶段。您说的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黄峥的问题引起共鸣,大家都望向方青叶。
“一点也不早。”方青叶语气认真,看着黄峥,“你现在做的社交电商,靠的是信任链。这就像存茶,需经时间考验。信任链一旦断裂,就像茶叶受潮再也泡不出好味道。”
“可是方董,我们这几家都处在激烈竞争中,正是抢市场的关键时期。一旦减速可能就被淘汰了。”王晓峰说道。
“抢市场没错,”方青叶轻轻晃动手中茶杯,看着茶汤流转,“其实,抢市场就像冲第一泡茶,讲究快进快出。但真正的好茶,要看第二泡、第三泡的余味。”
他望向程维:“程总应该最有体会。滴滴刚经历过最惨烈的战役,你最清楚,当资本要求的速度超过组织管理和公共政策能承受的极限,是什么滋味?就像这茶太浓则无香,只剩苦涩。”
程维端起茶杯轻嗅茶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看到众人沉默,方青叶笑道:“好吧,我再多说两句,之后就不再谈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
他放下茶杯神色郑重:“我预感一两年内,数据隐私会成为大问题。那些只烧钱不盈利的模式,恐怕也难以为继。只有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数据隐私!
众人心头一震。如今的互联网企业,谁不在拼命收集用户信息?
“乌镇咖荟”持续了近两小时。初时气氛略显严肃,而后渐渐轻松。
结束后,方青叶单独留下张一抿和梁茹博聊了会,主要是字节跳动准备收购美国的Flipagram公司——一家做移动短视频的,为抖音海外版进入美国铺路。
等聊完后送走两人,方青叶才发现陈子晴竟然没有走,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一丛竹林。
“怎么,还有事?”方青叶问道。
陈子晴穿着咖啡色的风衣,转过身看着他:“也没什么,觉得你这院子不错。”
方青叶笑了,没有接话。
陈子晴掠了下被夜风吹乱的秀发:忽然问道:“方董,你也是八零后吧?”
“是啊,怎么?是不是看起来有点老?”方青叶打趣道。
“那倒不是,”陈子晴笑了,“很帅。只是觉得你今晚的谈话,像是一位知天命的五十岁长者。嗯……你的态度,该和马芸马总对调一下才对。”
“哈哈哈……”方青叶笑起来,语气略带神秘,“你可知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我是搞金融出身的,金融第一课就是‘风控’;而马老师是搞贸易起家的,贸易的核心就是‘敢闯’。”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我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