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7章: 王锡爵vs宗藩代表!讲亲情还是讲国情? (第1/2页)
五月初二,小万历赐宴五十六位宗藩代表于南会同馆。
主陪人为礼部左侍郎、翰林院士王锡爵,负责招待的衙门为礼部主客司和光禄寺。
依照大明礼制,宗藩来京,除特别之事或元旦、冬至等大宴外,皇帝皆无须出席,由官员代之即可。
宴席之上。
王锡爵除了代表小万历对众宗藩代表表示欢迎外,也告知了他们接下来的安排。
首先,明日一早,他们将在王锡爵的陪同下,前往天寿山陵区谒陵。
当日抵达,翌日祭祀。
谒陵乃是宗藩入京必做之事,既能彰显亲亲之谊,又能表达君臣之分。
之后,在礼部主持下,将召开为期两日的修订《宗藩条例》会议,待《宗藩条例》修订版通过后,小万历会再次赐宴,最后赏赐遣归。
至于是厚赏还是薄赏,就看宗藩们的表现了。
……
五月初四,近黄昏。
谒陵结束,宗藩代表们纷纷回到南会同馆。
这两日,王锡爵说了诸多朝廷的难处与《宗藩条例》修订的缘由。
虽然还未曾提及《限宗藩岁禄三策》,但宗藩代表都明白,此次修订《宗藩条例》,将又会是一次降低他们特权福利的行为。
此刻的庆王朱倪爋(亲王皆以封地简称)一改前两日郁闷的表情,心情甚好。
这两日,他虽然与众宗藩代表没有私下交流,但在周王朱在铤的操持下,他已知除了自己与朱在铤外,唐王朱硕熿、韩王朱朗锜、赵王朱常清三大亲王,也与他们想法一致。
他们将抱成一团,抵制朝廷对他们的压迫。
这五位亲王通过眼神交流,已达成一致意见,逼迫小万历亲自出来与他们谈,然后再用亲情感化小万历。
……
五月初五,清晨,南会同馆西馆议事厅。
五十六位宗藩代表齐聚。
因当下管理宗藩的衙门已从宗人府过渡到礼部,所以由礼部左侍郎王锡爵主持这场活动,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王锡爵站在最前方,看向众宗藩代表。
“诸位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臣奉陛下旨意,与诸位商讨修订《宗藩条例》,近日,诸位所提的一些建议,礼部已全部整理,一些建议可加入《宗藩条例》之中,陛下也已应允!”
王锡爵话语刚落。
便有礼部的数名文吏将一份份修订细则发到众宗藩代表的手中。
比如:减少宗藩为子弟请名讨封的时间,解决地方宗藩与地方州府存在的各种矛盾,由朝廷为地方宗藩增设宗学科目等。
一些宗藩代表看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非常高兴。
王锡爵说完这些,相当于给了宗藩们一颗甜枣。
随即,王锡爵大手一挥。
一张展现自万历元年到万历六年以来宗藩人口增长的折线图,一张展现自万历元年到万历六年以来宗藩所耗岁禄的柱状图,还有一张展现自万历元年到万历六年以来宗藩岁禄占国库中支出份额的饼状图,出现在宗藩代表们的面前。
这三张图示,对宗藩代表们而言,乃是相当稀罕的玩意。
他们只需认真一瞅,十息之内,便能看出这三张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很快。
这三张图便在众宗藩代表们的手里传递起来,看过者,脸色皆变得甚是严肃。
三张图示全表达了一个意思:近年来,宗藩人数越来越多,朝廷快要养不起了!
不多时,议事厅内便寂静一片。
王锡爵待宗藩代表们消化完三张图上的内容,方再次开口。
“诸位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近年来,地方宗藩人口泛滥,虚冒者甚多,严重拖累了朝廷财政,经户部推导,最多再有六十年,朝廷将彻底养活不了天下宗藩。”
“对此,内阁与六部商讨了诸多解决宗藩拖累财政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多解决之法。”
“有官员认为,应将七成以上宗藩禄米折合为宝钞发放,且在数额上形成定制。”
“有官员认为,应严格限制宗藩纳妾,对非良家之女,如乐户、妓女等,不予承认,对其所生子女不予承认爵位和禄米!”
“有官员认为,应将考成法应用于宗藩管理之中,令地方官对宗室事务进行管理,并根据宗藩的考绩,为其发放禄米。”
“有官员认为,在各地宗藩所在地设立惩戒所,对宗藩的犯罪行为进行教育与管束,并以其表现与禄米额度挂钩。”
……
王锡爵一口气说了足足有二十多条解决之法,将他的《限宗藩岁禄三策》也涵盖其中。
这一招,乃是沈念教他的。
沈念告诉他:屋子太暗要开窗可能没人同意,但说要拆屋顶,那些人就会同意开窗了。
王锡爵说完,一众宗藩代表全都阴沉着脸,有些人甚至张嘴想要骂人。
当下,大明宝钞就是废纸,若将禄米换作大明宝钞,他们很快就会入不敷出,至于“考成法用于宗藩”“设立惩戒所令地方官主管”,更是宗藩们绝对不可能答应的解决方式。
在他们眼里,姓朱的哪能被外姓欺负,能管束他们的只有当今皇帝。
周王朱在铤和庆王朱倪爋,皆没想到一众士大夫官员竟想出了如此多坑害他们的方式,气恼得已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这时。
一名宗藩代表扯着喉咙高声道:“王部堂,我们乃是大明皇族、天潢贵胄,我朝有祖制,历代皇帝都必须厚待宗藩,陛下能答应这些策略吗?大明的列祖列宗要是泉下有知,绝对会撕烂道出这些烂计策官员的嘴!”
“对!朝堂国库无钱,非宗藩之过,若要节约,为何不从百官俸禄入手,不从军费入手,为何不去查抄那些贪官污吏的家,是不是看着我们无权无势好欺负,本王告诉你们,我们代表的是朱家的脸面,这些策略全都是在打皇族朱家的脸!”
“莫非朝廷又要削藩了,以前是削权,现在已变成削命了,若执行这些策略,我愿待在北京或南京为祖宗守陵,不再去当什么连地方小官都敢对本王耀武扬威的狗屁王爷!”
……
一些脾气暴躁的宗藩已经埋怨起来。
这些人虽无权无势,但顶着“天潢贵胄”的名头,自认不受《大明律》管理,且对大明的文官向来没有丝毫尊重。
张居正在此,他们都敢继续骂。
王锡爵待他们发泄完毕,环顾四周,继续道:“诸位,陛下仁厚,怎会答应如此多伤害宗亲的策略,更不会限制宗藩生子,不过为了宗藩的健康发展,为了大明江山之基业,内阁与六部还是拟定出了三条策略,希望诸位能明白朝廷的苦,能应下这三策,此三策已经是对天下宗藩最大的让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