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8章:憋大招,出歪招!小万历:亲政即自由 (第2/2页)
“另外,陛下不能主动开口称要亲政,此话必须要从张阁老嘴里说出,方才使得群臣皆无异议!”
“是这个道理。”小万历点了点头。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唯有他主动还政,小万历才能亲政。
此乃礼制。
“目前,朕在新政改革中的参与度还是太弱了,文武百官根本看不到朕的能耐,也听不到朕的想法,朕还是应该多加表现,当下不能再将身心全放在日讲上了!”小万历喃喃说道。
……
三月初五,日讲之后,小万历迅速处理完了御案上的奏疏。
然后令冯保将张居正、沈念等人所拟的新政改革之策全都放在桌上,认真阅读起来。
他欲从中吸收养分,拟定出一份令文武百官都甚是钦佩的新政之策。
……
日近黄昏。
小万历早已看罢了御案上的奏疏,手中的毛笔,墨水都干了十余次,他依然是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他考虑了许多改革方向,如:民生、科举、军事、边政、俸禄、律法等。
但却拟不出一条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对大明朝廷有利的良策。
此刻,他才知晓张居正、沈念等人的知识面有多么宽广,对朝野各类事务的了解有多么细致。
至于冯保,也不擅长此事,说了几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全都被小万历否定了。
最后,直到入夜,小万历连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只得明日再继续思索。
此刻的他充满劲头,他特别想向文武百官证明自己,他觉得,待亲政之后,他便自由了。
……
三月初七,近黄昏,摆在小万历御案前的仍然是一张白纸。
他不得不承认,依照他当下的能耐,根本写不出一道完整可行的新政之策。
想在张居正等人的思考之外,查漏补缺,难于登天。
就在这时,冯保向小万历出了一个歪招。
“陛下,新政之策难想,陛下在短时间内思索出令满朝文武都钦佩的良策,难如登天,不如将此想法先放一放,老奴心中有另外一个想法。”
“快讲!”小万历兴奋地说道。
冯保道:“老奴建议,陛下接下来多去京师各个衙门中微服私访。”
“一方面了解各个衙门的政事日常,另一方面发现各个衙门内存在的问题,让官员们感受到陛下之天威,此外,陛下也可借此认识与了解一些年轻官员,他们将来在陛下亲政之时,将会是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当皇帝也须学会笼络人心。
他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凡事都是由内阁三大阁臣和六部堂官代办,他与下层官吏完全没有任何交集。
小万历想了想。
“母后与元辅禁止朕去民间街头视察民情,但朕前往京师各个衙门,他们应该不会反对,朕决定……明日先去内阁,让元辅知晓朕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但不让其告知其它衙门。”
小万历说出此话,其实已经有些怂。
他担心再被张居正训斥,故而准备先与张居正打个招呼。
他相信张居正无理由反驳。
张居正对他热心朝政,向来都是欣慰的。
冯保接着说道:“陛下,当下京师京营严重腐化,训练废弛,五军都督府形同虚设,厂卫擅于情报而短于护卫。”
“老奴觉得,陛下在视察五军都督府时,可提出这个问题,然后选拔宦官,重启祖制,建立内操军,将其定义为天子亲军,以此打破文官对军权的垄断!”
“内操军?”
小万历听到这三个字,便知晓冯保之意。
内操军,又称内廷操练宦官军,始于正德皇帝。
嘉靖三十一年,世宗皇帝也曾置内府营,于内教场操练宦官。
内操军直接绕过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归小万历直辖,其对皇帝而言,象征着乾坤独断,象征着皇权对臣权的绝对压迫。
小万历清楚,建立内操军,他能将手伸得更长,更能减弱当下文武百官之权。
有内操军在。
即使是上谏不惜命的科道官必然都会收敛许多。
小万历明白,直接提此事,张居正等官员肯定会以消耗粮饷、有安全隐患等理由反对。
不过若用京营训练废弛,五军都督府练兵无方无法保证内廷安全来推动内操军发展,倒不是不行。
内操军,相当于让小万历手里多了一把剑。
以后谒陵、祭祀,都可使用内操军,使得皇权不断提高。
冯保又道:“陛下,待成立了内操军,您完全可以依照您的想法训练内操军!”
此话一出,小万历的眼神顿时亮了。
冯保说话,总是能够说到他的心坎里,当下的小万历,受到沈念日讲的影响,也一直有御驾亲征的愿望。
仅仅此事,就能让小万历枯燥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小万历缓了缓,道:“接下来,朕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才能将此事办成,大伴,你也好好想一想。”
“老奴遵命!”
冯保提出此策,既是为了小万历也是为了自己,皇权强,司礼监便强,他也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力。
……
就在小万历与冯保谋划着如何一步步走向亲政时。
山西大同府,一处客栈中。
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行,已安排尧东商行的各个分行,开始组建算学社。
依照沈念的建议,必须将算学社当成书院去经营,并且要比书院更加严苛。
比如:凡社员者,有做假账者,立即开除,尧东商行,终身不用。
另外,对有能力的算学人士,必须给予高岁禄,高身份,并将他们组织在一起,将经验算法写成书籍刊印,去影响更多人。
沈尧山和顾东行还联系了江南的一些商人朋友,共同组建算学社,信息共享。
此事既能得名又能得利,配合者甚多,一时间使得民间的算学之风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