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林御史~你活着才能守护你女儿~ (第1/2页)
扬州府,江都县。
“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
“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行走于热闹的江都城内,林道言语调侃“扬州富甲天下,江都县却是与知府盐政同处一座城内,想来是少了许多收入。”
永远都别瞧不起县令,这可是百里侯!
周朝的时候,许多诸侯国都没这么大。
在信息不畅通的古代,县令基本上就是一县之内可定生死的真正大佬。
扬州富裕。
不但有大运河的便利,更有两淮盐场的收入。
盐商富甲天下,随便当个县令,都能收银子收到手软。
可江都县的县令,却是跟知府还有盐政衙门在一座城内。
盐商,漕帮,私盐贩子们孝敬的都是知府衙门还有盐政衙门。
至于说江都县,估计只能落得点手指头缝里漏出来的。
一旁骑着马的贾琏,笑容尴尬,讪讪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林道果真是大山里出来的,对朝廷毫无敬畏之心~
竟敢如此调侃朝廷命官,这可真是~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几辆马车。
运送着林姑娘与各种物件。
古代大户之家,真正的大户之家出门,需要准备各式各样的东西。
从夜壶到马桶,从被褥到食盒,从各季衣服到银霜炭等等等等。
毕竟古时候生产力不高,合用的东西很难买到。
高门大户的奢华生活,是牛马百姓们,想都不敢想的。
一路前行,终于是来到了盐政衙门。
自有去码头接人的林家人,上前与守门的盐丁们言语。
旋即开门卸门槛,放马车进去。
盐政衙门,没想象之中的奢华。
虽然几乎是整个大周,最为富裕的一个衙门,可看上去也就是普普通通。
毕竟古代衙门讲究不修,不会去见极致庞大奢华,盖个圆顶称巴洛克风格的衙门大楼。
林道与贾琏留在了前院。
眼见着林道压根没有离开的心思,贾琏咧了咧嘴,主动带他去了花厅。
他要不走,林姑娘下车就得扯幔帷~
高门大户之中,未出阁的姑娘那是最为尊贵的。
当然,若是被叛军起义军农民军胡虏们破城入户,什么规矩都成了笑话,直接按床榻上扯衣服。
相比起正厅,花厅更加私密一些。
常用于非正式会客,例如接待亲戚。
毫无疑问,贾琏是巡盐御史的亲戚,是其大侄子。
略作休息,林家仆役送上香茗。
喝了几杯茶,等候了好一会儿,方才有管家过来相请。
巡盐御史是先跟数年未见的女儿好生唠嗑,相叙亲情之后,方才见贾琏。
林道跟着起身。
“子厚兄~”贾琏面色古怪,欲言又止。
这种场合,你就别跟着了~
真的不合适。
“无妨。”林道摆手“听闻巡盐御史患病。”
“我的医术通神,或许可以帮忙治疗。”
这话说的,贾琏眨眼,又眨了眨眼。
你不是说你学的是炼金术吗,怎么得又成医术通神了?
他没问,林道也不会问。
两人一番言语,旋即去寻巡盐御史。
巡盐御史的房间里,有不少人。
几个年岁不一的妇人,从三十多到十几岁都有。
这些是巡盐御史的妾室。
林姑娘的母亲病逝后,巡盐御史的确是没有徐贤,为人津津乐道重情重义。
可他的妾室却是不缺,从来都没缺过。
此外屋内还有几个老少,是林氏老家的族人。
这年头没有子嗣的话,宗族会有人来摔盆打幡,同时继承遗产。
屋内余人皆是悲悲戚戚,就只有这几个林氏老少,必然不是衙门中人,因为他们脸上的窃喜实在是难以压住。
至于婆子侍女管家什么的,可以忽略不计。
离开床榻不远处,有一屏风。
屏风后面有人,当是林姑娘。
“姑丈~~~”
红了眼眶的贾琏,大喊一声扑至床榻之前,抹泪哭泣。
躺在床榻上的巡盐御史,艰难抬手轻抚贾琏头发。
“有劳你千里迢迢送玉儿回来~”
“生死有命,无需如此~”
“府中一切可好~”
哭哭啼啼的贾琏,哽咽着述说回应。
两人一问一答,当是在走流程。
毕竟多少年才能见上一面,平日里估计连书信都没有。
能有什么感情可言~
这边林道站在不远处,仔细打量着床榻上的巡盐御史。
眼袋很深,目光略显浑浊。
面色泛青,容貌清瘦。
尤其是摸贾琏头的手,更是干枯瘦弱。
至少从表面上看,的确是病入膏肓的模样。
看完之后,他方才转首扫了眼屏风。
依着时空门的意思,这方世界当是奔着屏风之后的小姑娘而来。
不过林道并非循规蹈矩之人,他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做一些自主自发的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