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术:我于荆襄最忌惮者,黄忠也! (第2/2页)
黄忠恍然,为之叹息。
“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今袁逆以心为矛,攻城拔寨,是故无城不破,无寨不摧,大抵正是这个道理。
蒯先生放心,既然你已点破他之计谋,我等同心协力,必教他无功而返。”
言罢,黄忠与蒯越商量后,同样命士卒喊话曰:
“欺君罔上,狂悖无道,忠从未见厚颜无耻似袁公者。
刘荆州,大汉宗亲,为国镇守疆界,久治荆襄,士民殷富,威震九州。
袁公为一己之私欲,无端犯我疆界,此逆天理,悖人望也!
其矫诏乱命,枉称摄政,实为逆贼!
忠羞于为伍,恨不能取你首级,献之于洛阳,报之于陛下,岂会弃明投暗,降你麾下?
要战便战,有死而已,劝降之语,休要再提!”
话音落下,两军就此对峙于临湘。
袁军倒也没有即刻攻城来战,毕竟行军远道而来,自然要休整一日,才好攻城。
而黄忠军人少,以不足两万之众对敌六万余人,他也不敢放弃守城的优势,趁袁军立足未稳,出城夜袭。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以如今袁大将军打出来的威风,出城之后,夜袭不成,反而中伏,为他所趁,岂不正中袁军下怀?
是以,以黄忠的稳妥谨慎,还是决意守城为主,只要他自己不犯错,袁军就打不进来。
反正他也和此前的张羡一样,只要拖延到援军赶来即可。
然而当夜的袁营大帐之中,火光彻夜不熄,唯见袁公紧紧握着桓阶与张羡的手,委以重任。
“此计策就仰赖张太守与桓先生了。”
张羡、桓阶拱手而拜:“袁公放心,我等久在长沙,深得民望,办成此事易也!”
当夜火光大作,喊杀声震天,就在黄忠还以为袁军攻城,赶来城墙之时。
唯见漫天箭雨裹挟无数封书信射入城中,黄忠想到白天蒯越所看穿的计谋,不由大惊失色,心道果然来了。
“此必是袁贼蛊惑人心之计策也!”
于是他即刻命人严查书信,不许私藏,然而当一封封书信被收缴上来,黄忠同蒯越一同观之。
不想读罢这些书信,蒯越打量黄忠的眼神逐渐古怪起来。
黄忠当即涨红了脸,拍案而起,“蒯先生!勿忘今日之言!您不是已经看穿了嘛?此必是袁贼离间攻心之计策!你我勠力同心”
蒯越赶忙抬手打断了黄忠,微微颔首,“黄将军不要激动,我自然信得过你,只是这些书信,也着实古怪。”
他说着目光放在书信上,久久难以挪开视线。
原来这些信件上所写的如出一辙,近乎都是:
【百姓们,将士们,袁公在荆州最畏惧的人,就是黄忠!
请你们看在我这么多年治理长沙,没有恩惠,也有辛劳的份上,千万不要在让他继续担任主将。
否则袁公之王师难以攻克临湘,淮南之太平如何能抵长沙。
——张羡】
【世家们,老友们,我于袁营之中,常听袁公言:若黄忠在,则荆州难克也!
请你们想方设法,离间黄忠与襄阳,让刘表将黄忠调离,否则虽临湘一县,便能挡十万大军。
——桓阶】
就这些书信,让蒯越怎么说呢?
如果袁术果真畏惧黄忠的话,不应该随便说个人,比如说前段时间连战连捷,以区区一千人连克数县的孙权。
说他多么畏惧孙权,若以孙权为将,那袁军就寸步难行了。
如此仿效长平赵括之旧事,等着我方把黄忠换掉,然后再大破孙权。
这样的计谋,他蒯越是能看得懂得。
可现在的问题是,他蒯越眼下愣生生看着袁军射来的这些书信,他迷糊了。
别看他眼下镇定自若,好像是在思谋良策,实则他内心已经慌乱如麻。
因为他看不懂了,而当一个谋主,完全看不懂敌方的计谋时,他估计自己大抵就是中计了。
蒯越眼下古怪的视线,倒不是如黄忠所想的那般,因为这些书信,他就开始怀疑黄忠了。
他这个满是疑虑的眼神,他其实是在怀疑自己。
见了鬼了,以他蒯异度的智谋,怎么就看不明白袁军这个计策了呢?
这些书信图什么呢?
袁术以秦国对待赵括的方式对待黄忠,总不能是希望我们更加坚定的以黄忠为主将吧?
可若说要袁术,他这是反其道而行之。
就是要让我们看穿这是在反用赵括的计策,他越是说忌惮黄忠,其实就是越不忌惮黄忠,从而让我们把黄忠换掉,那就更可笑了。
分明是你袁术越是如此做,越是这么针对黄忠而使用这样的计谋。
不就越说明你对黄忠果真忌惮无比,生怕我们继续以黄忠为将。
那么问题不就又绕回来了?
袁术越用这个计策,我们只会越重用黄忠,越发坚定的以黄忠为大将,所以袁术还是希望黄忠为主将?
可他若果真忌惮黄忠,又为什么要用这个只会起到反作用的计谋呢?
无论蒯越怎么推论,都只能得出,袁术这个计谋的唯一结果,只会导致他最忌惮的黄忠,更加坚定不移的坐在主将的位置上。
而一旦得出这个结论,蒯越就被彻底绕糊涂了。
所以袁术到底忌不忌惮黄忠?
他如果忌惮的话,又为何要行此计,使我方重用黄忠?
可他不忌惮的话,又何要用书信言说他忌惮黄忠之事,以此来针对黄忠。
可书信所言,皆是敌军射来祸乱人心之语,岂能轻信?所以他其实不忌惮黄忠?
蒯越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怎么也绕不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诡计迷宫里!
他隐隐感觉,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地方有问题,但他就是想不通。
袁公忌惮?
袁公不忌惮?
袁公希望黄忠为主将?
袁公不希望.?
这几个念头不断在蒯越脑海中互相驳斥,他分不清,他真的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