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且看烽火染荆襄! (第2/2页)
可诸葛瑾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叔父在月下徘徊的身影。
清冷月光照彻他们叔侄单薄的身子,叔父那微微佝偻却依旧坚毅的脊梁,似藏着无尽的心事。
终究万语千言,汇成幽幽一叹,“眼下时局动荡,非庸碌之人所能守成也。
瑾!汝为诸葛家长子,将来切不可堕了吾家千年门楣。”
叔父是这样叮嘱的,诸葛瑾也是这样做的,他苦读诗书,仁义礼孝,从内而外一丝不苟,正是标准的世家名士。
不久的将来,他也会做一件孝事,随后有诸葛家的政治影响,为他吹捧造势。
他将被举孝廉,入朝为官,像他的高祖父一样,刚正不阿,弹劾权贵,扬诸葛家之门楣于天下!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他这个标准的世家名士才知道什么叫时局动荡,什么是奸佞当道!
所谓的理想只会一次次被现实碾碎,乱世之中又哪来得清明太平?
因为曹操来了!
曹操,曹孟德!
那个让他夙兴夜寐,辗转反侧,如梦魇般折磨的他无法入眠的名字。
这个梦魇不仅折磨着他,也折磨着他的弟弟诸葛亮,使曾经那样一个聪颖脱俗的少年人,才十几岁,已生归隐之意。
初平四年,徐州牧陶谦麾下害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曹操一怒兴兵,鲸吞徐州。
所过之处,屠城灭门,以祭亡父,近无人能挡。
曹军铁蹄踏碎了琅琊锦绣,屠刀面前,千年的世家与草民百姓何异?叔父毕生维护的门楣,亦被曹营的甲士踩在脚下。
诸葛瑾触目所及,他曾经坚持、所爱的一切,皆在硝烟中化作火海,满城的百姓在哭嚎中哀鸿遍野。
屠城之下,人头滚滚,那一夜,诸葛瑾第一次意识到,所谓血流成河,从来不是一个夸张的比喻。
那一夜,叔父在月光下徘徊了片刻,便红着眼圈,丢下了付出一生心血操持的诸葛世家,在友人的帮助下,带着他与亮一路奔逃。
饥肠辘辘,穷困潦倒,目之所及,繁华落尽。
一路仓皇逃至荆州,才刚安定落脚,叔父便病倒了。
当叔父紧紧握着他的手,死不阖眸的时候,诸葛瑾便知道,这千年世家的门楣,落在了他肩上。
然而家族潦倒至此,想要起复,又谈何容易?
诸葛家的影响力,大多在琅琊,荆州当地的世家不排外于他,便已是恩德,又何来相助?
家族的产业、财富、书籍,一代代操持至今的底蕴,皆在那场焚城的大火中烟消云散。
他诸葛瑾有的,不过是满腹才华,一腔抱负。
然而这个世道,从来不是你有能力,有大志,就能施展实现的。
没有人吹捧造势,谁能知道你胸藏韬略,没有人提携征辟,哪来的一官半职?
这些年他奔走四方,汲汲功名,不是没有荆州世家的贵人给他机会。
但他始终记得叔父那一句句恳切叮嘱:不可堕了千年门楣!
我诸葛瑾,忝为诸葛家主,岂能为你等荆州世家之门生故吏?
不肯屈居人下,自然处处碰壁,蒯家、蔡家、黄家.他们用实力彰显着,怎么让他连刘表的面都见不到。
他们似乎觉得,只要多加打磨一番,让他这个高傲的年轻人,看清了这世道的残酷,就能让他屈服,加入他们。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
世道的残酷?琅琊城大火的那夜,他早已看的真真切切,且比你们这些苟安太平,死期将至,尚不自知的荆州世家们,看得清楚的多!
脚下的雪印,越踩越深,青年人的步伐,却越走越稳。
寿春科考,是他从未想过的机遇!
择主袁公,也并非是他告诉孔明的那些,未来域中之天下,将是二袁争霸的大道理。
说来惭愧,他这个兄长,才华不及孔明一半,目光也看不得十年、二十年那么远!
他只看得到眼前,只看的见现在。
他只知道袁公,能打得曹操仓皇逃窜,杀得荆州惶惶难安。
淮南科考,择优取士?
不知一份荆襄九郡的答卷,可得状元否?
再没有人,比他这个在荆州各郡奔波的人更了解荆州九郡。
更没有人比他这个求官数年而一无所得的人,更清楚这些荆州世家的嘴脸。
他清楚的知道刘表近日为应对袁公而发行的征兵政令;
时常走访求官,从而熟悉各郡府君的他,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几条政令间所暗藏的滔天之祸。
荆州的世家主们!
你们不是排外吗?不是要打磨我吗?不是要让我这个年轻人看清楚现实的残酷吗?
此去淮南,他将亲手点燃一把焚烬荆襄九郡的滔天业火!
“哈哈哈”
雪地之上,渐行渐远的青年朗声长笑!
希望当太平破碎,繁华落尽,于那焚城的大火中,亲眼目睹这乱世的真相与残酷时,你们不要在我脚下哀嚎求饶!
“袁公革取士之道,赐瑾复兴门楣之机,今当以荆襄九郡相送,以报知遇之恩。”
待解决这些蝇营狗苟的荆州世家之后,便该是那罪魁祸首曹操了。
袁公啊,瑾期待着相见的那天,你我君臣,将是一场.
天作之合!
“此去寿春,当振诸葛门楣于九州!”
诸葛瑾一身蓑衣,孤身入寿春之时,车辚辚,马潇潇,一队打着鲁字大旗的富家商队也缓缓驶入了寿春城门。
他姓鲁名肃字子敬,家里虽是富商豪强,衣食无忧。
可在大汉的世道,若不当官入仕,晋升世家。
纵有再多的钱银积累,也不过几代人之富贵,终是世家兼并吞噬的对象罢了。
可出仕为官,又谈何容易?
纵使先帝卖官鬻爵,当官也从来不是有钱就行。
若无世家开道,你连买官的门路都没有,使背后无有世家做保,凭白交了许多钱银,而人家赖账亦徒呼奈何。
倾鲁家百年之积蓄,供他鲁肃一人读书,今治国韬略,经史军法无一不精,仰赖袁公天恩,开科取士,他鲁子敬,且试天下英杰谁敌手!
今来寿春,当振鲁家门楣于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