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三人成虎,万人成谶 (第1/2页)
“小王岂敢?”
刘宠心里暗骂你都搁我王座上坐着了,你这忠良之名,哪里还用着我来陷害?
面上只是陪笑,一脸乖顺之相。
“袁公大汉忠良之名,世所共知,小王何敢言害?
实是大汉衰微,天下分崩,仰赖袁公一力匡扶,当今若无袁公为天下先,世间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小王不才,忝为刘氏子,今见我大汉之撑天玉柱,国朝之架海金梁,焉有不拜之礼?
此非拜袁公尊位,实感念袁公兴汉之功。”
“辅国臣之本分,何敢言功?
我本大汉忠良,奈何天子德薄幼冲,常为奸臣所惑。
发不义之兵,矫朝廷乱命,残害我这样的忠良,重用曹操、刘备这等小人,使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实不得已而兴兵。”
他垂眸逼视陈王,恍如孽龙般的妖瞳晦明莫测。
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无声的大殿中,响彻每一个人心神。
“天子有罪,吾为人臣,当治之以对天下!
大汉四百年基业,江山社稷,万民苍生,岂容幼童独断?
倘使国朝毁于一旦,大汉江山就此断送,我将何以下九泉,以见历代先帝?
吾家四世三公,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又与禽兽何异?
今天子年幼,国中滋生妖孽,我为大将军,当统摄朝野,以御万方,为天子牧守九州,以待陛下成年。
我当摄政,陈王以为然否?”
刘宠近乎骇然失色,他知晓袁公路何等凶人,绝非良善。
可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狂妄至此!
倘使有太后临朝称制,并指定外戚大将军辅政的,在天子年幼时,由大将军行摄政之实,也是常有之事。
毕竟大汉九州之天下,万民仰赖之生计,总不能指望一幼童来治理。
但问题是,现在太后都死了七年了,陛下也十五岁了,最荒谬的更是天子和朝廷中枢根本就不在你手里。
你一介外臣,谈何摄政!
合着以后朝廷发的诏令,就全是天子年幼乱命,只有你发的大将军令,才是摄政诏书?
这话陈王如何敢接?正讷讷无言间,他身侧的国相骆俊好似察觉了他的眼色。
只见其勃然色变,满脸忠义之色,刘宠瞥见这一幕,心下一慌,刚要拦阻已来不及。
只见骆俊怒目上前,朗声斥之。
“国贼曹操,祸乱朝野,蒙蔽天子,皇叔刘备,假仁义之名,蛊惑天下!
今非大将军何以制之?
大将军宽心,我王向来忠肝义胆,急公好义,今当发王命行于天下,举荐大将军摄政以牧万方,行之四海,以尊将令。”
刘宠:“.”
“陈王德高望重,为宗室之表,我当上陈天子,表他为宗正,于寿春得享富贵。
国相有治政之才,亦可入寿春为官,辅佐阎象。”
袁术满意的看了他二人一眼,微微颔首。
“摄政之事,暂且不急,今太后既薨,无有制命。
待我驾临梁国、沛国、鲁国,四王会盟之日,号召宗室共推,方能行之于四海,御之于九州。
届时还望骆相国与陈王,勿负今日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