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雷簿、陈兰在此,谁敢一战? (第1/2页)
“当日不救,便也罢了,今时至此,岂能轻弃?”
迎着审配指责,田丰凛然不惧,一一与之辩驳。
“张燕号称百万,呼啸冀州,实则不过如昔日黄巾贼般,裹挟民众之乌合也。
且下山只为劫粮,肆虐一番,不攻自退。
匈奴人反复无常,亦是此理。
余者田楷强弩之末,公孙瓒丧家之犬,又有何惧?
其一时之盛,不过有高明之士,为之谋也。
兵发猝然,而四路齐出,同时动手,我军横遭此祸,未有准备,才至于斯。
然则,后方有沮公与坐镇,其统合四州之兵,调度有方。
只需缓过一时之急,让其将文丑陈兵大河之十二万众,及张郃、高览诸将调回,必能维持局势,不使主公基业有损。
届时我等携天子而归,兴义兵,行天诛,剿灭四方,四州之地,安敢不臣?”
见田丰言之凿凿,袁绍不由为之动容,“如此四州惊变,沮公真能在后方稳住局势?”
田丰正要颔首作答,老实说,主公你若是不回去,把四州之兵交给沮授一人调度,别说稳住局势,说不定等你回去都已经平定了。
坐拥冀青幽并四州,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还慌什么?
主公您现在强的可怕,您知道吗?
然而令田丰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有人会在这等关键时刻,扯他们后腿。
只见郭图上前谏曰:“主公不在,沮授监统内外,若其平定四州,威震三军,则其势滔天,何以制之?
夫臣与主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且沮授御众于外,再治内事,军政在握,权势一时无两,窃为主公忧之。”
袁绍悚然而惊!
田丰怒指郭图,斥之!
“小人,安敢坏军国大事!
沮公与,河北名士之首,安能受此猜忌?”
郭图趁势进言,“主公且看,连田元皓亦言,河北名士只知有沮授,而不知有主公。”
田丰怒目圆睁,“竖子,巧言令色,安敢如此?”
袁绍喝止二人争吵,正犹豫不决间,恰闻天子诏至,言说天子拜曹操为左相,封绍为右相。
他虽恼曹操位尊于自己之上,但总算得了汉相之名,此行也不算无功而返,且后方四州大乱,着实忧心烦扰。
遂纳郭图之言,乃率军回援冀州,分沮授所统之军为三都督,使沮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以分其权,再着手应对四州之乱。
却说曹操得知袁绍不再派兵来阻,不由大喜,携天子大驾终抵洛阳。
然而满目所见并非想象中一片荒芜景象,而是百姓熙来熙往,开垦耕地,建造房舍,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然而此时的曹操却半点笑不出来,因为他收到了戏志才的死讯,以及那份荀攸补全的策论。
【.
颍川既失,许县门户亦开,兖州常在袁公路兵锋之下,不可为天子之所居也。
今徙民于洛,当重建洛阳帝都,以为复兴之业!
此百废待兴,因董卓迁徙之故,一无世家之掣肘;
二统九州之枢要;
三有函谷之险,虎牢之固,汜水之隘,易守而难攻,可休养生息以待天时也。
洛阳朝廷,名正言顺,曹公再造大汉,以汉相乃摄天下之权,操诸侯之柄,举大义,兴义兵,则人心所向,汉室正统,何愁大业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