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公孙伯圭,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1/2页)
“义兄,义父大恩,如同再造,我们哪怕万死不辞,也难报万一。”
“叔至所言甚是,策赴汤蹈火,蹈死无悔。”
“义兄,自乡里遭黄巾肆虐,父母尽殁贼手,我少年飘零四方,未曾想还能如今日一般得义父厚爱,有义兄为伴。”
“义父恩深义重,为兄亦铭感五内。”
“义兄,有朝一日,我也要如你一般,多为义父建功立业,迎娶袁氏女,方不枉此生。”
“叔至,你醉了。”
和刻意疏离的袁耀不同,同为义子的陈到对孙策极为亲热。
孙策这晚上一直被这位义弟拉着喝酒叙话,好悬没给他恶心坏了。
偏偏又发作不得,只能一直陪着笑,假装自己也很感念义父恩德的忠义之色,好容易才把他哄回房中休息。
而如此一幕都被角落里牵着老师手的小袁耀目睹,不由为之跺脚。
“可恶!不曾想竟让孙策又得此助力。”
刘晔则幽幽一叹,眼含悲色,只道戏志才阳翟一战输得不冤。
瞧这孙策如此忠义,愿为袁公赴汤蹈火,蹈死无悔的架势,又怎么可能背义投敌?
袁术有此二义子相助,正如刘玄德得关张,其势更盛。
翌日。
袁术同太史慈交接,携太史慈、陈到、凌操纵马于颍川大地。
尽管此前遭曹军掳掠,失去了不少青壮人口。
可因以工代赈的推行,以及袁术在颍川战场的最终胜利,赶走了凶残恶毒的曹军,百姓一时热情高涨。
他们一路上见到因一条灌溉水渠建成,村民欢呼雀跃;
见到因攻城器械的建造,无数民夫如蚂蚁般爬在半成品的大型器械上忙忙碌碌;
更见到因春耕到来,碉堡、驰道等工程都已经暂停。
男男女女们不再似从前被曹军抛下时的绝望,而是在田地间挥洒汗水,对秋收满怀期待。
他们走过看过,待亲眼见证了不少颍川迄今为止所改变的一切,袁术勒马驻足,迎着绚烂春光,谓三人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子义!叔至!坤桃!
我将此满城春色交予你们,可能替我守住这锦绣河山?”
“慈,当不负明公之望!/愿为义父效犬马之劳!/主公有命,安敢不从!”
“诚如是,我可放心南下。”
因刘备占了豫州,此时颍川便是他与曹军唯一的交接处。
守住了颍川,便能守住整个南方,不受曹军袭扰。
是以袁术最后叮嘱几句,便同太史慈完成了交接,由杨弘留在此地辅佐三将,并继续推行政策,治理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