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曹营细作刘子扬? (第2/2页)
【淮南刘子扬?】
【我听说过你的名字。】
【来人,将这曹贼细作,给我拿下!】
对答很短暂,袁术甚至只说了三句话,可这短短三句话就几乎定了死生。
可刘子扬到底才华高绝,当心底浮现这三句话的一刹,他好似窥破了玄机,终于理解了袁术打量他时那抹意味难名的笑。
袁术没见过他,可是听说过他。
这听说的不是他淮南名士的名声,而是有人专门给他提过自己,
也正是因此,他才认定了第三句话,曹营奸细!
难怪不给说完话的功夫,才一见面就要将他这么一个袁氏忠良抓起来,原来这一切和他说的话无关,和称帝与否无关,甚至和他在寿春城里,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无关。
只因袁术先入为主就认定了他是曹营细作。
或者说袁术虽然没见过他,但是提前就知道,淮南刘子扬这个名字,一定就是奸细。
是以,当他在第一句问话承认身份,就跑不了这一遭。
电光火石之间,已想清楚了这一切缘由,刘晔在押解他的甲士下奋力挣扎急呼:
”主公冤枉!
我不知道是谁给主公进了谗言,要诬陷坑害于我。
但我对您一片忠心,天地可鉴,一颗赤胆,日月为证。
晔,请那人当堂对质。”
”当堂对质?”
他确实是提前知道刘晔是曹营的人,但那是之后了,眼下这个时间点刘晔尚未入得曹营,政治立场本来是不明确的。
可这一切当他从阎象发来的急信里听说刘晔在寿春鼓噪称帝言论,请自己无论他说什么都千万别信,眼下绝非称帝时机云云,就不一样了。
你刘晔会平白无故跑来鼓噪称帝言论?
真要是对你刘子扬不了解的人,指不定还真被你这番袁氏忠良的形象蒙骗。
可袁术的前世记忆里明确知道,刘晔是因为情知原身并非明主,妄图称帝实为取死之道,是以才帮着刘勋自立,并在后来败于孙策后,带着刘勋一同投奔曹操。
怎么?就算今生自己表现不同,一副英主之相,让刘晔改变了看法想要当袁氏忠良。
可明知道妄图称帝取死之道的刘子扬,不来劝谏就罢了,又岂会这般积极积极促成称帝之事,以请袁氏赴死?
如此自相矛盾,包藏祸心,你刘子扬不是曹营细作,又是什么?
思绪纷飞间,听闻刘晔当堂对质的要求,袁术笑了。
他只命人去唤来一人,谓刘晔曰:
”子扬且看,此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