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在看什么呢? (第1/2页)
聊了会儿天,朱茂林也问到了生产队的事,跟周高廉一样,对福利也很好奇,知道年前还会发福利,又是一番感叹。
“市酒厂不算小,至少比生产队强,可福利还不如生产队。”朱茂林道,“市酒厂按照这个路子再走下去,迟早得完。”
市酒厂的经营状况不好,福利也不好,看到红旗生产队村民的福利这么好,有很大的落差。
朱茂林是市酒厂的职工,他很自得,非常骄傲,可这种骄傲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在看了不少以前没看过的书籍,看过国外的一些书籍里面有关于设备的介绍,关于产品产量的介绍,甚至有关于工资待遇等的介绍后,发生了改变。
了解的越多,才越觉得先前自己就是井底之蛙,这会儿再有红旗生产队的报道,别说跟国外比,就是跟红旗生产队比,也没法比。
“福利这个东西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单位的经营状况,再一个是领导的理念,经营状况要好,才有资金发福利,领导觉得职工待遇好了才会安心,专注手上的工作,才愿意发放福利,要是领导认为得让职工办饿着,这样职工才会卯足了劲干活,才会想着赚更多的钱,给的工资待遇太好了,反而不利于职工的奋斗,那即便这个单位经营状况好,给职工的工资和待遇也不会有多好。”陈浩说道。
说到底其实还是观念的问题,而观念是跟文化紧密联系的。
儒家文化圈口口声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民贵君亲’,‘君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但实际过程中却不是嘴上说的这么好听。
一夫一妻多妾制,父母家长制,嫡长子制度,等等,这些实际执行层面的政策,都是在强化男尊女卑,兄尊弟卑,妻尊妾卑等级观念。
说一套做一套。
“周厂长还在江城吗?要不要过去跟他见个面,聊一聊?”朱茂林问道。
他想着去跟周高廉打声招呼。
“周厂长已经回茅台厂了,茅台厂搞了这个改革,挺多人有不同的意见,现在合同签订了,他还得回去处理这个事情,加上这么多酒水,涉及到运输方面的问题也需要他去协调,只待了一个晚上,把合同签了后,一大早就走了。”陈浩说道。
他明白朱茂林的意思,“也不一定非得要见周厂长,你写的那些文章和报告,等茅台厂的酒水投放到市场,取得不错的效果后,自然会有领导也会想着跟进。”
“你的那些文章和报告,就成了先见证明,对你在市酒厂这边立足和进步,都是有好处的。”
检验科科长的这个位置,的确做不了什么大事,手上的权力实际是相当有限的,话语权也不多。
不管是哪家单位,不管是现在还是往后,检验都得为生产让步,别的科室也得为生产让步,生产才是重中之重。
“我知道了,我会抓紧再多写几篇文章,多给上级部门打些报告。”朱茂林点头。
他有些歉意,“你批发的茅台酒数量太多了,我帮不了多大的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