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正是尽忠时 (第1/2页)
秋意肃杀,整个幽州都如同秋风吹过之后的庭院,一地枯枝败叶。
卢氏的庄园之中,刘灵助再次找到了卢文伟。相比于之前见他之时,此刻的卢文伟换上了一件略显厚重的丝绵袍服,见到刘灵助,脸上的笑容堆满了。
刘灵助见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曾经他与卢文伟携手起事之时,可从来没有见到过如今卢文伟脸上“客套”的笑容。
“刺史前来拜访老夫这么一个闲散之人,真是让老夫受宠若惊。”
听了这话,刘灵助脸颊微微抖动了一下。
卢文伟将他从庄园门口引到了自己府中的正堂,礼节周到、隆重,却没有一丝的人情味。
完全就是公事公办!
卢文伟态度让刘灵助心中感到越发的焦虑。
这些日子以来,刘灵助与高欢斗得就差火并了。
幽州的其他势力,武川一系早就撇清了干系,一些小的世族即使下场了,可都无足轻重。
刘灵助想要的乃是卢文伟的帮助,他在幽州振臂一呼,局势才能翻转。
可如今卢文伟这态度,已然是明白告诉了刘灵助,他是不会下场的。
“休族,你我当初携手起事,共诛尔朱氏,如今,真的要如此生疏么?”
刘灵助看着卢文伟,面颊带着一丝哀戚之色。他知道,如今他唯一的筹码就剩下了当初和卢氏的那一点情谊了。
卢文伟听了这话,却是微微一笑。
“孝庄暴崩,尔朱肆虐天下,我等举义,乃为大义,何有私情?圣人云‘功成名当身退’,老朽今朝归隐田园,早已不问世事了。”
刘灵助听完,知道这一点情谊在卢文伟那里已然是荡然无存。
当下,他拱手告辞道:
“那我就不打扰了!”
刘灵助走出了卢氏的庄园,看着身后那田园牧歌一般的场景,心中有着一丝的无力感。
年轻之时,刘灵助在这范阳城中坑蒙拐骗,看着那些范阳卢氏的子弟,只觉得迂腐不已。
到这世道混乱,各方诸侯并起,刘灵助觉得范阳卢氏乃是可以借助的力量,故而在河阴救下了范阳卢氏出身的几位公卿。
如今,繁华过后,再回首,刘灵助已然走到了生死边缘,然而范阳卢氏依旧是范阳卢氏。
这座经历了战火的庄园,和刘灵助少年之时见到的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不是他能撼动得了的!
……
“如何了,族叔如何说?”
一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范阳卢氏的几位子弟便凑了过来。
屋中十数人,有汉人也有胡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刘灵助却是不语,只是道:
“你们的族叔上一次如何,这一次也一样。”
刘灵助上一次见卢文伟时,高欢还只是抓到了一个人证;刘灵助这一次见卢文伟,高欢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
便是高欢此刻带兵进城抓他们,他们也无话可说。
微妙的是,高欢悬着剑,对准了他们,却是引而不发。
如此举动,让在场之人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那我们该如何?”
几名卢氏子弟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在场其余的世族子弟也是满是忧虑。
“若等高欢来杀,不若我们先动手。”
刘灵助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注视向了他。
“我手中的燕州兵加上你们的部曲,足以撼动整个幽燕。”
“对,杀高欢。他死了,我等就没事了。”
刘灵助却是一笑,道:
“弄这么大的动静,只杀一个高欢,未免小题大做了。”
刘灵助的一句话,再度让屋中之人的心揪紧了。因为他们已然意识到刘灵助真正想要杀的人是谁了!
刘灵助却是不急,很有耐心,一步一步的解释道:
“上次刺杀高欢失败,他已然有了防备。若不动兵,如何能杀他,可若动了兵,就不是杀一个高欢能停得了的。如今已不是尔朱氏主政之时,我等兴兵,如同谋反。若不杀了大野爽,如何能休!”
“可我们如何能杀大野爽?”
刘灵助却似成竹在胸,道:
“大野爽在魏州、沧州装明君圣主,与民共乐,想要收买人心,进了幽州想必也是一样。他的船队相当庞杂,首尾难顾,只待他进入渔阳,我等立刻派遣骑兵,奇袭他的驻地,只要擒杀他,大事可成。”
“可大野爽身边的护军皆是以一敌百的精锐,若是不能拿下他该如何?”
“若一击不能得手,当兴兵占据范阳,北联契丹、奚之军,东引高句丽为盟,如此,方能与大野爽抗衡。”
众人听完,微微点了点头,而刘灵助的最后一句话,也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
“事败,我等亦可退守草原,不失为卢绾。”
“诺!”
刘灵助见此,道:
“我等起事,为保万一,当占卜以问天意。”
……
“造反还占卜,不吉就不造反了么?”
高欢的大营之中,收到了消息的高欢将一众人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尉景听了消息,吐槽着。
司马子如却是一笑,道:
“他要造反,还是自己占卜,那能占卜出大凶之兆?”
司马子如说完,在场一众人都笑了出来。
在场的怀朔人起于寒微,什么人没有见过,对于刘灵助这一套,他们根本不信。
“那我等该如何?”
众人有些好奇,高欢是怎么弄到这个消息的。按理说,刘灵助要造反,这种事情应该相当机密,非亲信不会托付。
高欢在思考时,众人都在等待着。
半炷香之后,高欢似乎盘算好了,站了起来,宣布道:
“诸君,是时候让天下之人知道我们怀朔人的忠义了!”
——
夜晚。
整个范阳城变得喧嚣起来,宇文护从床榻之上起身,从一旁的兰锜上取了随身的配剑。
拔出手中的宝剑,宇文护感到了一丝的安心,走出了大门。
夜风之中,宇文护身姿挺拔,犹如门神一般。不一会儿,崔暹便急匆匆赶来。
“萨保,城外的鲜卑人炸营了。”
永济渠完工之后,这些鲜卑战俘被暂时安置在了幽州,等待处置。
“炸营?”
宇文护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永济渠能开通,近十万鲜卑战俘自然是主力。到了如今,幽州的鲜卑战俘只剩下了两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