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最后一面 (第1/2页)
宜园的灯火,在雪夜里晕出一团橙黄。
薛绥坐在窗下,摩挲着谢皇后昔日所赐的那枚宫禁玉牌,指尖冰凉。
灵羽安静地栖在木架上,偏头梳理着身上的羽毛。黑十八伏在她的脚边,耳朵时不时动一下,警惕地听着窗外的风声……
红泥小炉上温着一壶青梅酿,酒香淡淡散开,却无人斟饮。
她在等。
等一个消息,或是一个人。
但直至夜深,宫城方向依旧寂静无声。
没有东宫的信鸽,没有那个人的身影,也没有只言片语传来。
她起身,吩咐备车。
“姑娘,这么晚了,还下着雪。宫门早落钥了,您这时候去也是白跑。”锦书端着一碗热姜汤进来,见薛绥披上外出的白狐氅子,不由着急。
“婢子已再三叮嘱搭线的探子,一有消息就立刻递来,姑娘再等等?”
薛绥接过姜汤,放在手边的小几上,望向窗外的雪色,“我去看一眼。”
锦书与小昭对视一眼,看出她眼底的决意,只得应声:“是。”
马车碾过积雪的街道,抵达宫门时,守卫的禁军纹丝不动,火光映着一张张冷硬的脸,气氛肃杀。
她递上玉牌。
为首的将领验看后,为难地拱手:“姑娘,宫门已落钥,无陛下特旨或东宫手令,末将不敢放行。”
“皇后娘娘的玉牌,也不行?”薛绥问,语气没起伏。
这个将领往日与她见过几面,也算客气。
“这……上头有严令,恕末将无能为力。您体谅。”
薛绥默默收回玉牌,没再多说一个字,转身登车。
“先回去。”
马车调头回宜园,刚拐入大门的巷子,忽地被人拦下。
车夫勒住马,一个婆子连滚带爬地下来,扑到薛绥的车前,声音带着哭腔和急切。
“六姑娘,六姑娘……可算等到您了。老太太……老太太怕是不行了。老爷说,要姑娘赶紧回去见最后一面……”
薛绥掀开车帘,借着街边灯笼的光,看清婆子是寿安堂的张嬷嬷,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崔老太太年事已高,这几年身子时好时坏,传她回去侍疾不是第一次,但开口就说最后一面,却是头一遭。
“请大夫瞧过了?”她问。
张嬷嬷抹着眼泪点头:“瞧过了!孙大夫说……说就这一两日的事了……”
薛绥默然一瞬,吩咐车夫:“转道,去薛府。”
又对锦书道:“你回宜园守着,有消息,即刻来报。”
锦书郑重应下:“婢子明白。”
-
薛府的灯火亮得刺眼,从大门一直延伸到内院。
仆从们提着灯笼往来奔走,脚步匆匆,脸上带着惶恐和不安。
这府里景象,和薛绥当年回府时已大为不同。
铺地的青砖松动了,廊柱漆色斑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陈腐的味道,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薛绥径直踏入崔老太太的寿安堂。
屋内挤满了人。
药气混着低低的哭泣声,扑面而来。
大夫人傅氏坐在床尾的椅子上,垂眸不语,脸色晦暗。二夫人刘氏素来懦弱,此刻正靠在三夫人钱氏的肩头,小声啜泣。
薛庆治站在床头,薛庆修皱眉坐在床沿。
薛月楼、薛月娥、薛月满等人都在,连久不露面的薛月沉也到了,正坐在傅氏身侧的绣墩上,搂着阿宁,拿着帕子轻轻拭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