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赏赐 (第1/2页)
进入内殿,谢皇后果然醒着,背后垫着软枕,半靠在床头。
她的脸色依旧不大好,但眼神清明了许多,见薛绥进来,挣扎着便要坐直。
“娘娘快别动。”薛绥快步上前,扶住她肩膀。
“身子还虚着,别再耗着气力……”
“好孩子,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谢皇后握住薛绥的手,声音虚弱却真挚,“本宫这条命,是你从鬼门关里抢回来的。若不是你来得及时,本宫怕是连这个年关都过不了,更别说见着小公主。”
“娘娘言重了,是娘娘福泽深厚,才撑过难关……”薛绥微微俯身,语气恭谨却不谄媚,“臣女只是略尽微末之力,当不起娘娘重谢。”
“当得起,怎么当不起?”
谢皇后轻轻拍着她的手背,目光慈爱地在她和李肇之间流转了一圈,语气愈发温和。
“本宫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什么都看透了。浮名虚利都是过眼云烟,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是最实在的……”
停顿一下,她忽地话锋一转。
“你二人年岁也不小了,彼此心意,本宫也看在眼里……肇儿性子冷,心思重,能得六姑娘相伴,是他的福气。”
薛绥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抬眼,正撞见李肇望来的目光。那双眼里,仿佛藏着灼人的温度。
她心头没由来地快跳几下,下意识垂下了目光,耳根微微发热。
谢皇后将二人的模样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待本宫出了月子,身子爽利些,便正经替你二人操办起来……”
“娘娘!”殿外忽然传来宫人的轻声禀报。
“紫宸殿的王公公来了,说是奉命给娘娘和小公主送赏赐……”
温馨的气氛霎时一滞。
谢皇后和李肇相视一眼,脸色冷淡下来。
“陛下有心了,让他进来吧。”
王承喜匆匆入内,躬身行礼,姿态比往日更为恭谨小心。
“老奴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太子殿下。恭贺娘娘喜得公主……”
李肇眉头一蹙:“劳驾王公公亲自跑这一趟,可是父皇还有别的吩咐?”
王承喜忙道:“陛下听闻娘娘母女平安,龙颜大悦,特遣老奴前来,送些吉祥物件,添添喜气。”
他朝身后内侍递了个眼色,捧上一个描金漆盒。
一柄羊脂玉如意,一对赤金镶宝石的长命锁,还有一迭绣着福字的襁褓和小衣裳,礼物不轻不重。说不上厚待,也挑不出错处,就似走个过场。
王承喜扫一眼皇后的脸色,垂着手躬身,“陛下还说,娘娘诞育公主有功,又恰逢新岁,是社稷之福。请娘娘务必安心静养,勿要劳神。”
谢皇后嗯了一声,语气没什么起伏。
“收下来,记入宫账。劳烦王公公回去禀报陛下,就说本宫跪谢陛下厚赏。”
“是,老奴省得。”
王承喜应下,却未立刻退下,脸上露出几分欲言又止的踌躇。
李肇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便有了数。
“王公公还有事?”
王承喜被他点破,像是忽地下定了决心一般,上前半步,拱手凝重道:“殿下,老奴……老奴有几句要紧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可否请殿下借一步说话?”
-
廊下寒风料峭。
王承喜跟着李肇走到外间远离门窗的廊柱旁,四周宫人早已识趣地退开一段距离。
“殿下……”王承喜脸上惯有的圆滑笑容消失了,眉头紧锁,眼底是掩不住的焦灼。
“老奴实在没法子了,心里头慌得厉害,这才敢豁出脸面,在您跟前多嘴——”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
“陛下如今……全然信那玄玑子的话,谁的劝都听不进去。昨夜里,吃了一粒‘仙丹’,后半夜精神得很,在殿里来回踱步,说自觉身轻体健,目明耳聪,定能再活五十年,还说要集天下灵材,炼什么长生丹……老奴瞧着实在心惊,斗胆劝了几句,您猜陛下怎么说?”
李肇神色微动,“父皇骂你了?”
“何止是骂。”王承喜叹了口气,苦着一张老脸。
“陛下说老奴被太子收买了,见不得他好,故意挡他的仙路。还说老奴跟着他几十年,竟不如一个外臣贴心——唉!老奴从潜邸就跟着陛下,从未见过陛下如此……如此狂悖。老奴不怕别的,就怕那些来路不明的丹药,吃坏了陛下的身子……”
李肇眼底沉下。
“父皇近日还见了何人?”
“除了那玄玑子和他带来的几个精通丹鼎之术的徒弟,便是贞妃娘娘常伴左右。此外……”
王承喜略一迟疑,才道:“端王殿下曾入宫探病。”
“说些什么……”
“这……”王承喜是皇帝心腹,深知哪些话能传,哪些话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