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注解仙印,洞灵子轮回小鲤鱼 (第2/2页)
“我既身败,自然合该一死,不过却也不想这般烟消云散,彻底湮灭。”
“你吞龙之举,我尽收眼底,你不仅得了万象魔印之命数,还有了轮回仙印!”
轮回仙印,这是想瞒也瞒不住的事,顾远也没有否认,只是看向洞灵子,想要知晓他到底意欲何为。
“当年上古之时,天地众生,皆有一死,但却总有一线生机。“
“只是一场大战,让这一丝可能也湮灭了,如今你既然继承了轮回仙印,自然也有了一丝权柄。”
“我也没有什么过多奢求,只求能送我入轮回,留一丝灵慧,以求来生。”
“若是应允的话,奇门遁甲仙印和注解仙印,我皆双手奉上,绝不反悔。”
洞灵子目光远眺,不知在看些什么,最终转过头来,笑着对着顾远说道。
“今日之轮回,和古之不同,冥地溃散,阴魂难存,一入轮回,就再无灵智,不可解胎中之秘。”
顾远闻言,心中微动,但还是给出了冷漠的回答。
如今他掌控了轮回印,确实有了权柄,但轮回印早已残破,冥地溃散,已经不负往复之风采。
他如今有两种方式,可送人入轮回。
第一自然就是当日助力凤元昭的“轮回转世”之法,此法可以二世修行,且十六年后,灵慧自生,直接破解胎中之秘。
真要说来,这不算轮回,而是骗过天道,盗取了一世修行,为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此法必须要有盗天机的命格辅助,方可奏效。
这法门盗取天机,就算是顾远,也不可轻易尝试,况且……凤元昭是什么身份?
那是鸿运齐天印主!
他此生修行自鸿运齐天得了多少助力?
他帮助凤元昭转世重修,是为了让其飞升天宫,二人联手,共攀仙道。
眼前之人呢?
手下败将,丧家之犬,一个想要谋害自己的玄黄古仙。
这等人,也值得自己大费周章,助其转世,再修神通?
就算他以利相诱,也不配他如此手段。
那就只剩第二种轮回。
那是真的轮回,魂灵消散,肉身死亡,只有一道冥冥的“灵性”不灭,转入轮回,成就下一世。
这等轮回,一切记忆和过往都将被抹去,甚至转生的是人还是畜生,都不可知。
最关键的是,如今轮回印残破,被转生之人,是没有“胎中之谜”的,没有“胎中之谜”,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破除之法,取得上世之忆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轮回之法,尚有一丝“灵光”,可以追本溯源,若是有朝一日,能够成就大罗,或许可以追溯过往,寻回一切。
但……成就大罗,何其之难?
世间能有几人?
“总归是个念想,只要一缕灵光未散,终究还有一线机会……”
洞灵子幽幽一叹,抬首望天。
一切谋划,都已失败,他真的没有手段了。
但九死不悔之命数,让他内心的坚韧,强悍到无以复加。
这等必死之局,硬生生被他运营出了一丝生机。
转世轮回,以待大罗,这是何其渺茫的希望,如同大日初生前的云雾,日光一照就要散去。
因为轮回之后,他就不再是奇门遁甲印主,不再有惊世之智慧,只是天地一寻常生灵,甚至都未必是人族。
但……他还是愿意一试。
顾远闻言,心中亦是震动,看着洞灵子那虚幻的身躯,最终微微颔首:“道友向道之心,如此浓烈,九死不悔,虽是敌营,但顾远亦心生佩服,愿送道友一程。”
如此人物,又付出重宝,顾远也愿意给其一线生机。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道友了。”
洞灵子闻言,当即作揖,对着顾远行了一礼。
“翁嗡嗡!”
而就在洞灵子行礼的刹那,奇门遁甲印似乎感知到了什么,极速颤抖,充满了悲伤和不舍。
“你乃道生,不必悲伤,在天宫之中,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这些年跟着我东躲西藏,委屈你了……”
洞灵子看向奇门遁甲印,微微一叹,而后伸手一划,霎时间,这紧密联系了数万载的仙印之线,猛然断裂。
“咻!!”
奇门遁甲印顿时喷涌灵光,如同血液溅起,在天空不断盘旋,充满了哀鸣。
但最终还是落在了顾远的掌心。
解除这本命仙印,洞灵子的脸色顿时苍白,原本就虚幻的身躯更是缥缈,似乎随时都要乘风而去。
“这般年来,虽然没有什么建树,但终究也算一方人物,纵横过玄黄,这诸般典籍,你且收下吧……”
洞灵子袖袍一挥,虚空猛然开启,无数流光争先恐后的落下,正是一枚枚古老玉简。
而后那玉圭状的注解印,也被洞灵子赠予顾远。
洞灵子这一次,没有玩弄任何花招,直接将一身所有,尽数完整的交给了顾远。
随后他张开双臂,看向了顾远:“道友,且动手吧。”
“轮回不急,道友可在看看这天地。”
顾远见状,轻声说道。
“不必了,不登巅峰,多看无益。”
洞灵子只是摇头。
“道友慢走!”
闻言,顾远也不再相劝,当即打了一个稽首,而后袖袍一挥,轮回之力涌动,在身后化为了一尊巨大的六轮之影。
冥冥吸力传来,洞灵子的身躯化为无数破碎的流光,缓缓被吸入其中。
魂灵消散,他即将进入轮回。
人之将死,似乎能看破虚妄,洞穿劫气,在最后的光阴中,洞灵子的声音响起:“我观道友亦是寻道甚坚之人,而今劫气丛生,道友已然入局,不可更改,但却不可锋芒毕露。”
“劫气之争,日久天长,定要沦陷一切,碧游仙人不过炮灰……”
“遇龙不杀,天宫又岂会怪罪?待得众仙入场,缓缓修行,方有一线生机……”
“逢龙就斩,终有剑毁之日……”
渺渺之音,难以听闻,洞灵子的身躯彻底消失在六轮之中。
只有一缕灵光,历经轮回,最终陡然一闪,落入汪洋之中。
顾远定睛看去,只见茫茫汪洋深处,一尾金色的胎生小鲤鱼自母腹而出。
鲤鱼虽小,可头角峥嵘,目有灵光。